Page 834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834
798 苏东水文集
创新·发展·构建·和谐
———关于泉州发展的几点建议( )
2006
①
一、对泉州经济发展的点评与建议
20年间,泉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表现在城建规模大,经济步伐大,国际影响大,综合
经济实力跃居福建首位,生产总值居全省首位11年,成为海峡西岸发展最快,最具实力的活力之
地,成果辉煌。 事实证明,“泉州模式”的运行是成功的,泉州市领导近年提出泉州发展的“八个思
路,四个坚持,五个方面”是带有方向性、根本性的举措。 泉州经济发展已形成新的五个特点: 发达
的集群经济、特色的县域经济、活力的品牌经济、发展的创新经济和新型文化经济。 民企进入转型
提升阶段,荣获中国城市品牌称号,财政收入排全省第三,83个项目带动成效显著,商业流通极具
现代性,为泉州走在全省前列,全国领先,创建大都市打下好基础。 泉州要再创新发展。
建议: 财政收入力争全省第一,提高五大产业集群(纺织服装鞋业、建材、陶瓷石材、工艺品、石
化)的质与量,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提升建设六大世界级的都市经济,提升名牌的国际品位,占领国
际市场,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合力培养新型的民营企业家。 泉州应该成为海峡共同市场的主要基
地,积极推动两岸区域经济的整合与发展,“泉州模式”应该继续充实创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新模式。
二、对泉州城市拓展的点评与建议
拓展大泉州的城市规模,是泉州作为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再造国际海滨大都市的关键。 泉
州自20世纪80年代就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其成果反映在《泉州发展战略研究》,曾指出,中心城市
建设,开发泉州湾经济圈,形成“众星捧月”式规划布局,提出开发东海开发区构想,开辟国际文化旅
游区,开辟历史文化名城天然博物馆,建设洛阳湖民俗文化国际山庄,着力对湄洲、肖厝港开发,创
建侨台贸易区,形成大泉州规划。 一年来,大泉州新一轮的城市规划,从450平方公里扩展到2777
平方公里,扩大城市框架,建设桥南、城东、东海三大片区,设施配套较完善,加快推进以港兴市,促
港城联动。 成效十分显著,令人兴奋。
建议: 泉州再制定一个20年发展战略,明确泉州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要体现继承性、连续
性、科学性、法制性、标志性等,建设内、中、外环路,扩大中心城市规模,以鲤、丰、洛、桥南、城东、东
① 本文是2006年4月28日提交泉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的“辉煌泉州·活力泉州”论坛的建议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