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37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837

发挥泉州新优势( 2006)  801




                发挥泉州新优势(                     2006     ) ①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我今天讲三个问题,一是再论“泉州模式”,二是发挥泉州新优势,三是泉州如何取得进一步的
                新突破。
                    第一个问题是再论“泉州模式”。
                    我生在泉州,长在外地,但对泉州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一直以来,我认为一个人只有家乡情才
                有会有作为,这是一个人的德行。 从1981年我第一次应邀到泉州工人文化宫作“现代企业管理讲
                座”起,至今近25年。 在我任中国国民经济管理学会会长的1982年起,就一直关心家乡发展,深入

                实地调查研究。 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泉州建设中,正遇到三个压力: 一是转向市场经济发展中
                体制压力;二是全国闻名的“假药案”,可谓政治的压力;三是泉州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国有企业向何
                处去的压力。 作为泉州的子民,在家乡有关部门的支持下,1986年10月8日在泉州华侨大厦,由中
                国国民经济管理学会、华商管理学会联合全国各地大学、科研单位的学者约108人,举办了全国性

                的“泉州模式”研讨会。 来自全国各地代表比较分析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并研究了“泉州模
                式”。 这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小”“专”“活”和多种经济
                形式的基础上的独特模式。 它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一是“股份制的经济形式”,二是“外向型的市场
                经济”,三是“侨洋式的生产系统”,四是灵活性的企业管理,五是国际化的经营道路及其发展脉络,
                “地、亲、文、商、神”———“五缘”经济网络关系。
                    时任书记张明俊等市委市政府领导一直关心“泉州模式”这篇文章。 我把调查研究的观点作为

                论文《试论“泉州模式”的经济特点及其意义》发表在《复旦学报》,并汇集出版专著《泉州发展战略研
                究》一书,在国内外引起了热烈反响。 许多专家把“泉州模式”“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并列称为中
                国沿海经济三大模式。
                    “泉州模式”总结出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特点,提出了泉州未来经济发展腾飞的发展战略。
                为泉州在以后几十年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正确方向。 其中,明确指出了企业股份制改革,这在全国

                来说是最早的,即是在现在来看,也是相当超前的,相当有远见的。 它在泉州突破也是非常成功的。
                文中还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际化经济等观点,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理论时间的先河。
                    “泉州模式”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历史检验下,依旧闪耀着特有的光芒,“泉州模式”历史地、公


                   ① 2006年4月28日,为庆祝泉州地改市20周年,泉州市委市政府举办以“辉煌泉州、活力泉州”为主题的论坛大会,本文为大会发
                言,根据录音整理。
   832   833   834   835   836   837   838   839   840   841   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