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微论坛正稿
P. 79
少一事”的心理,不申报改革项目和试点,有的地方试点都没人
“当”。如“做不了”。一些部门反应改革统筹手段弱,牵头的单
位协调推进力度不够;又如“推不动”,推进落实中关键环节改
革迟迟难以突破。又如“疲劳症”、“冷漠症”等,还有改革作为
中的形式主义、虚骄之气表现大有人在。主要原因是使命感、责
任感不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存在着“先行先
试先吃亏”的消极心理;同时缺乏具体的激励机制,致使改革者
没有盼头、缺乏动力;而改革成本分担机制不健全也导致不愿改。
二是各级各部门产“不敢改”的问题。如坐等观望、裹足不
前;遇到波折就摇摆不定。心理上怕体制机制变化影响稳定、耽
误发展;怕问题棘手难以处理,引“火”烧身;怕触及局部利益
“得不偿失”;怕突破现有政治框架而承担政治风险和失误,认
为多改革是 “自找苦吃”。又如担心违纪,导致谈改革“色变”,
担心违法,怕承担法律责任。
三是各地各部门也存在“不会改”的问题。表现在改革力度
不够大、抓得不够实;改革方案照搬照抄,缺乏改革创新要素;将
日常工作作为改革项目,把工作方法的改进作视为改革措施来推
进等。
二、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历史只会眷顾坚
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在新形势下,越是艰难越要改革。
一是完成新时代新任务对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