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tmp
P. 20
在危難之際他養育了六百个孩子
竺士性 2021.12.改於上海
1937年11月上 的生產救國理想只能擱置。在民族到了危險的
海淪陷,諸多人士 時候,個人的責將如何盡?當大部分人自顧不
避去香港和內地, 暇的時候,竺梅先悟出了以自己的方式為國效
尚在滬的工商界人 力新的方向,他選擇了責任和擔當。
物也紛紛醞釀離開 4月,竺梅先在寧波旅滬同鄉會上發出創
或觀望蟄伏。竺梅
先嚴詞拒絕了日寇 議:“此輩之需待教育,視衣食尤亟要。但若
企圖與之合作經營 徒救饑寒,茍全性命,養而不教,無以成才,
企業的陰謀,宣布 必於衣食住而外,兼修德智體之功,樹人之業,
自己掌控的資產具 斯為要圖。”隨即,災童教養院籌備處在寧波
全國首位的民豐、 路86號設立。
華豐兩大造紙廠停 戰時的上海,要迅速籌建起一個針對難童
產,寧可苦心創業 的既教學又養育的特殊學校難度何其大,一切
的實業全毀,絕不 都要從零開始。籌建工作早一天完成,災童們
屈服投降。 就早一天脫離生存的威脅和生活的苦難。千頭
拯救饑寒交迫的孩子們 萬緒,夫人徐錦華成了竺梅先最好的幫手,她
完全贊同丈夫拯救災童、為國分憂的義舉,理
1938年的初春,行走在上海租界這座「孤 解創辦災童教養院的宗旨,以中華新女性的形
島」,不見往日都市的喧囂,難民收容所正相 象全程投入籌備工作。
繼關閉,大批難童重又流落街頭,掙扎在死亡
邊緣。在民國檔案中有竺梅先的一段話,「吳
淞、閘北概成焦土,京杭沿線被兵猶慘,殺人
如營,伏屍滿門,老壯俱亡,間留細弱,離滬
較近,匍匐可來,凡此孑遺,皆知求活,叩頭
出血,仰面呼天,菜色鶉衣,伶仃載道,怙恃
既失,身世何依。梅先豈無心肝,亦有兒女,
目觀此況,寢食不寧,念彼焭獨之寧馨,孰非
炎黃之胄裔,國家所恃,厥惟人民,匡復之謀,
此其萌孽。若竟坐聽生滅,何異自絕本根,匹
夫雖微,興亡有責,綿力所及,傾倒不辭。」
憂國憂民的焦慮在筆下,在心中。在殘酷的社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國際災童教養院
會現實前,為了「國家興」,正在一步步實踐 “創辦原因及經過”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