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洛城作家2019
P. 15
Los Angeles Chinese Writers’ Association 文 学
论 坛
2019
新时代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
■ 公 仲
今年2月9日,《文艺报》发表了戴瑶琴的长文 学团体、报刊出版社。北美同样也发展迅猛,有各文
《2017年海外华文小说:情怀,小说的“眼”》。这 学社团40多家,自办的报刊、出版机构有200多个。
篇海外华文小说的综述,写得十分全面、完整、深 随全球化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微博微信,公众号、电
刻,说明作者博览群书,视野开阔,思维敏捷,文笔 子文稿,把国内海外连成一片,把文学作品如天女散
精细。作为她曾经的老师,我实感欣喜骄傲。然而, 花洒向全球。这给华文文学的传播发展开辟了一个规
也总有些觉得言犹未尽。今年正值我的本命年狗年, 模空前的天地,从遍地开花到天女散花,这是新时代
我就来个狗尾续貂吧。 文学传媒的新特色,也是新时代华文文学发展的新出
近几年,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可以概括为:遍地 路。现在华文文学的出路,可说是:东南西北中,地
开花,群星璀璨。遍地开花,一方面是华文作家的分 下与天空,条条大路皆畅通。
布越来越广,遍及全球,可说是遍地开花了。已经形 群星璀璨,是新时代华文文学的又一特色。如果
成的华文文学的两大板块北美和东南亚,都在持续发 说遍地开花、天女散花是华文文学的平面延伸,那
展。 么,群星璀璨则是一个个立体的耀眼亮点, 布满星空。
在北美,美国的纽约、旧金山、洛杉矶的华文作 戴瑶琴的文章,已对九位作家多部新作品做了深入的
家不断壮大,其他城市如华盛顿、芝加哥、费城、休 评析,我只想作些适当的补充。
斯顿、丹佛、波特兰等也有华文作家崭露头角;加拿 首先,是我们常说的三驾马车(严歌苓、张翎、
大的多伦多和温哥华组成该国华文作家的东西两大华 虹影)、陈氏四杰(陈河、陈谦、陈九、陈瑞琳),
文文学阵地,而法文地区的蒙特利尔、魁北克的华文 七星高照,独领风骚。2017年的严歌苓、张翎,以
作家也已成气候。 《芳华》《劳燕》,再次震憾文坛,可说是当年中国
南美华文文学起步较晚,老作家淡出后,新的一 文坛的扛鼎之作。
批年轻作家走上文坛,成了南美华文文学的新景观。 洛杉矶的华文作家二湘的中篇小说《白的粉》直
东南亚华文文学依然鼎盛兴旺,尤其是越南华文 指美国社会的一个肿瘤——吸毒。一个白人孩子在华
文学,老一代作家以及较年轻的几位作者仍笔耕不 人家因自己吸毒而身亡,这白人家长、大学校长竟上
缀。东亚的韩国、日本华文文学,近年来也有了令人 告索要百万赔偿金。后经查实,这孩子是从自己父亲
瞩目的新发展。韩国掀起了华文文学创作和研究的新 处偷来的白粉,原来这校长父亲是个瘾君子,只好撤
高潮,而日本华文文学尽管受到外部干扰的某种影 诉。可最后,这校长竟给那华人家长偷偷下毒,实在
响,但是在老中青三代华文作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下, 令人发指。作家把这个道貌岸然的可耻校长人性丧
近年无论在创作和研究上,都有显著成就,作品广受 尽,伪善卑琐的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发人深思。
文坛关注。此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华文文学,近 教育问题是海内外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黄宗
年来更是飞速发展。几代作家,各有风采,前浪推后 之、朱雪梅可说是研究这方面的专家。他们早年的长
浪,层出不穷。 篇小说《破茧》,对中学学生的成长和家长培育的心
遍地开花另一方面的意思就是海外华文文学作品 态作了十分形象生动的描绘和鞭辟入里的分析。近年
的出版和发表的园地,已经越来越开阔了,也可称为 另一篇长篇小说《藤校逐梦》,更塑造了三个大学生
遍地开花。除了北上广的知名出版社和报刊大量出版 的典型形象,阐释了追逐名校的心理效应。小说中的
和发表海外华文作家作品,其他大城市的重要出版社 苏珊,尽管上了常青藤名校,有了理想的工作和丰厚
和报刊也争相出版发表他们的作品。不少内陆、边缘 的待遇,可由于长期生活在甜言蜜语、花团锦簇之
的省份城市的出版社、报刊,甚至一些非文学专业性 中,养成了傲慢清高、冷漠自私、空虚脆弱的个性。
质的综合出版社也开始发表海外华文作品。东南亚的 只因一次感情不顺,工作失误,竟撒手人寰,一走了 洛
华文文学大多已融入了当地的主流文学,有自己的文 之。上名校只能用平常心态正确面对,才能走出“追 城
作
家
第二十九期
P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