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5 - 葉周
P. 145

│東京:追尋父輩的足跡│145





               黨。祕密舉行的入黨儀式在上海南京街大三元酒家的一間雅座裡
               舉行。同時入黨的有丁玲、田漢、劉風斯三人。瞿秋白代表中央
               組織部講了話。而以群與郭沫若則是在上海相識,在許多文藝界

               的活動中經常見面。1947年11月上海白色恐怖日益嚴重,周恩來
               親自委託以群護送郭沫諾、茅盾撤離上海去香港。在香港生活期
               間以群更是經常去拜訪郭先生。我的母親就住在郭先生的樓下,
               父親就是那時認識了我的母親。這段良緣始於那時。一直到建國

               前夕,父親配合潘漢年將郭沫若、茅盾等一批著名的民主人士送
               上前往解放區的船,回國參加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
                   說到這些歷史,曾經素不相識的我們彼此的心一下子靠得更
               近了。藤田莉那拿出她帶來的日本學者小谷一郎所著的《1930年

               代中國人日本留學生文學‧藝術活動史》,細心的她翻開夾著的
               小紙條書頁,告訴我其中有二十多處寫到以群在日本留學期間,
               籌備組織東京左聯支部等一系列文學活動。我匆匆翻閱著那本日
               文書,並不能讀懂日文,卻可以依稀認出字裡行間提到的葉以

               群、田漢和郭沫若的名字。
                   其實明治維新後,在前輩的眼中,日本是傳遞西方文化和先
               進思想的地方。不僅在那裡可以學到先進的科學技術,還有西方
               和俄羅斯先進的人文思想。父親早年翻譯的一系列俄國文藝理論

               著作,都是透過日文版轉譯。而他年輕時名聲鵲起,也就是開始
               於文藝理論方面的翻譯,那些譯作成為文學青年啟蒙的讀物。田
               漢更早去日本留學,而以群留學時,郭沫若和茅盾也都在日本避
               難。郭沫若因受到國民政府的通緝,1928年2月被迫流亡日本。

               茅盾則是1928年到日本。而在1931年9月18日侵華戰爭爆發後,
               許多留學生都先後回國投身於愛國反帝的社會活動中。以群曾在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