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6 - 洛城作家2020final
P. 126

人间
               冷暖                    Los Angeles Chinese Writers’ Association  2020





                                                  洛杉矶往事





                                                                              ■    李大兴


                                                     一          的牛人,而此时到美国留学的新一代已不乏一来就买
                                                                宝马开着上学的富家子弟了。
                 飞机降落跑道,从机窗看出去,一片加州阳光。                              那年宝马对于我们来说遥不可及,文学也不再是
             我正在看一篇微信文章,背景音乐是电影《美国往                             一个热烈的话题。进入九十年代,沉寂与茫然曾经像
             事》的主题曲。有的音乐平常很少去听,然而即使隔                            癌细胞一样扩散。纽约居,大不易,Y搬到洛城当中文
             了几十年再听,依旧会在一瞬间令人泪流满面。那些                            报纸编辑,收入不多,却逍遥自在。我偶尔投一两首
             不能忘怀的,终究也就不曾遗忘,和时光、和生命的                            诗给他,记得其中一段是:
             流逝同在。罗伯特·德尼罗如今真的很老了,在星期                                是忘却,还是记住?
             六夜场客串特别检察官穆勒看上去有点力不从心,而                                走在六月雨夜
             1985年我看《美国往事》时,他要化很浓的妆才能符                              地衣青青的林荫路
             合主人公老去后的样子。音乐响起时,德尼罗步履蹒                                我们还会像年轻时那样长谈到深夜,只是不再做
             跚地走进洗手间,盖上马桶盖,站在马桶上挪开那块                            梦。
             活动的砖。他的眼睛发红,眼里的沧桑与悲伤令人难
             忘。少女黛波拉盈盈起舞,音乐与她的眼睛美丽得不                                                                    二
             可方物。
                 那年第一次飞到洛杉矶时,是从冰天雪地的芝加                              《美国往事》电影本身我并不觉得很震撼,毕竟
             哥一脚踏入温暖与晴朗。Y开着一辆车顶漆被烈日晒                            它是《教父》那一路风格,而一种风格最出色的大多
             掉了大半的本田雅阁来接我,见到我第一句话就是                                            还是开山之作。八十年代是我思想最为开放前卫的时
             “你丫还不赶快搬过来?那灰黑冷的芝加哥有什么好                            期,当时印象是电影里男性荷尔蒙还是多了些。从
             呆的!”Y是看着我长大的兄长,我则从小看着他勇敢                           《了不起的盖茨比》开始,美国故事的背后大多有
             地打架、喝酒,相当佩服。后来他去插队、当兵,再                            一种相当简单的价值观:财富、名声、上流社会、女
             回到北京已经是一个长一层薄髭、身材健壮的青年。                            人,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二十世纪商业社会灯红酒绿里
             他虽然生长在深宅,但因为文革,先在胡同里混,后                            的西部牛仔精神。阳光奔放、野心向上,是美国精神
             到江湖上闯,说话粗糙不文,却又写得一手几可乱真                            的迷人之处,然而终究不敌岁月流逝、华颜老去、成
             的文言文,在民国时或许不足为奇,在五零后堪称异                            败皆空。其实这种感伤也是相当简单的,却也因为简
             数。                                                 单而能感动大多数人。美国文学更为深刻的一面还是
                 经过贫困与动荡磨砺的北京文学青年,大多数不                          在索尔·贝娄以及刚刚去世的菲利普·罗斯那里:生
             怎么小资;我少年时趣味上的布尔乔亚,常常被认为                            活的不确定性与无意义、追求与茫然的纠结;或许最
             是无病呻吟。然而文学青年毕竟是文学青年,在梦想                            重要的是,他们更多指向美国精神里悲观与怀疑的一
             膨胀的八十年代,同龄人追求成功,或财富或仕途或                            面。
             文名,Y却想体验更多的世界与人生。于是自嘲26个字                              不过,音乐与映像之美不诉诸语言与思想而直达
             母都没认全,一句英语也不会说的他就跑到了纽约。                            人心,在我为往事悲伤的时候,我会不自觉的哼起
             《北京人在纽约》的煽情夸张固不足信,当年在美国                            “黛波拉之歌”。比如不久前的那个黄昏,我坐在倚
             闯荡艰辛却也是不争的真实。Y在纽约参加一支装修                            山面海的花园靠椅上,抽着哈瓦那雪茄,啜着波尔多
             队,三个队员分别是作家、音乐家和画家,干些刷墙                            红酒,越过几树三角梅,西望太平洋无边无际。太阳
          洛  一类技术含量不太高的活。当时就说这么牛的装修队                            刚刚落去不久的方向,是遥远的故乡。泛着金黄闪光
          城  估计全世界都难找,二十多年后还真都成为不大不小                            的海边,色调让人想起《教父》的终场。
          作
          家

              第三十期
       P126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