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5 - 洛城作家2020final
P. 155
人间
2020 Los Angeles Chinese Writers’ Association
冷暖
吴宗锡印象
■ 李涵
一 众津津乐道的18艺人。这18位艺人是:张鉴庭、张鉴
国、蒋月泉、王伯荫、周云瑞、陈希安、吴剑秋、朱
今年春节前夕我同妻子一起去拜访了吴宗锡。我 慧珍、刘天韵、谢毓菁、徐雪月、程红叶、陈红霞、
同吴先生不能算很熟,但毕竟已经认识了四十多年, 张鸿声、唐耿良、姚声江、韩士良、姚荫梅。
再说我们又都是苏州人。吴先生年事已高,还是老样 评弹团刚成立便根据上面的精神,由吴宗锡带领
子,脸上没有更多表情,不茍言笑的样子。平静,淡 全体成员,随上海文艺界治淮工作队参加治淮工作。
泊,人挺直,只是走路有些不便。我们谈了20分鈡关 经过三个多月的深入生活,演员同民工在一起劳动,
于评弹的事情,怕累了他,便向他告辞了。也巧,过 思想上受到很大触动。返回团里,他们根据得到的素
了不多时正好上海人民出版社给他送去了一批他撰写 材,加上自己的真实感受,撰写了《一定要把淮河修
的两大本《评弹文集》。当天傍晚吴师母便客气地托 好》这个作品。评弹的艺术形式原先是长篇,由一、
人送了一套“文集”到我家里。翻着这长达一百万字 二个演员连说一个多月,这回他们把作品写成在两个
的著作,深感这是吴先生几十年来心血的结晶,也是 多钟头之内就能一次说完的中篇。《一定要把淮河修
当下评弹艺术研究的重要成果,内心不免有些激荡。 好》连演了两百多场,加上电台转播,极大地扩大了
吴宗锡这位大家,以自己的智慧和耐心,把四百年以 作品的影响。之后团里又创作了《海上英雄》《刘胡
来评弹艺术的脉络作了科学的梳理;对评弹的诸种表 兰》《罗汉钱》等一系列作品,受到了听众的广泛欢
现手法作了精准的阐述;也对多种流派唱腔的形成及 迎。
特色进行了具体的描绘。说它是评弹艺术的百科全
书,并不过分。 二
吴宗锡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原先是学经济的。四
十年代加入中共地下党。在大学生时代就是一位诗 吴宗锡在大学念书期间,读书不少,对诗歌创作
人。他写的诗受到过郭沫若的赞赏。有一首诗曾被谱 也有一定基础。但是对评弹,远不能算是内行。写唱
成歌曲当时在解放区一带很流行:“山那边哟好地 词,写开篇,只要用点功夫尚能应付过去,但现在作
方,一片稻田黄又黄”。在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上演 为一团之长,倘使对评弹艺术缺乏从内容到形式的确
《地下少先队》时,剧中人物就唱过这首歌,清纯又 切把握,那末团长这个位置很可能流为徒有虚名。这
抒情。 对吴宗锡来说是万不能接受的。他深知承担起团长职
1949年一个初春的下午,由地下党联系人征求吴 务把工作做好是党交给自己的任务。这件事情只能做
宗锡意见后,他转到戏曲战线上从事旧文艺的改革工 好不能弄糟。好在吴宗锡是一亇聪慧的人。他正当
作。上海解放前后,他就去书场开始接触评弹艺人。 年,神采飞扬。他含蓄内敛,不事张扬。他很懂得口
前几年已故的评弹艺人杨振言对我说,“那时我曾在 头文学与一般文学的区分。他清楚写作戏剧作品同撰
马路对过见到过吴宗锡。他年轻,漂亮,穿一身西 写评弹脚本的方法决不能同日而语。所以他就认真地
装,很神气”。 阅览有关评弹的资料,尤其是向那些有着丰富经验的
吴宗锡开始在旧上海十里洋场与各色人等周旋, 评弹艺人和为数不多的内行学习。
并开始了解和熟悉起评弹来。彼时,上海的书场约有 进了评弹团后,有一回他听刘厚生说,周恩来在
一百五十个左右。有的书场,仅有一个亭子间,由夫 1946年就提出,地下党要派搞文艺的,作风正派的同
妻两人经营,节目在电台播放,也算是一家书场。有 志进到戏曲界去,他心里知道,自己就是根据这个精
钱人家出一笔钱来唱个堂会的也不少。杜月笙在香港 神进入文艺界的。因此到了这个地方就必须走正路。
开堂会就点名请了几位名家,专程到他府上说书给他 搞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之后,又继续深入生活,
听,有时他就躺床上闭了眼睛听书。 同蒋月泉、周云瑞、杨振言、苏似荫、江文兰一起,
1952年5月上海人民评弹团成立,吴宗锡正式成 到工厂、农村去深入生活,向劳动人民学习。这段时
为团长。当时一些很有名气的评弹艺人放弃了高薪纷 间他们编写了《冲山之围》《夺印》等作品,使评弹 洛
纷加入到人民评弹团来,这也就是后来一直为广大听 团的书目建设开了一个好头。不久吴宗锡又带领演员 城
作
家
第三十期
P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