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3 - 洛城作家 2023
P. 163

洛        城        作        家
                                            Los  Angeles  Chinese  Writers’ Association



                                                     我爱虎岗




                                                                           ■   李辉



                                                                                                                    往

                     三十多年来,有一首简单而雄壮的歌曲,不时                       医药缺乏。病了也忍着不吵醒同伴。一个十四岁男                              昔
               地从我脑海中浮现,那就是抗战时,在江西赣州郊                           孩夜里被老鼠咬破了耳朵,都不吭气。很多农民,
               区虎岗,读“正气中学”时唱的《虎岗谣》:“太                           尽管自身难保,还痛惜地把一些较小患病的孩子领                              岁
               阳出来照虎岗,岗上青年脸发光,齐声作长啸,好                           到家里照管。抗日的烽火,照亮了民族的心灵,全
               像老虎叫,一啸再啸,魔鬼影全消,新的时代来到                           民的心都溶炼在一起,整个国家在忍受煎熬和翻                               月
               了!”                                              腾。
                                                                                                                     第
                              抗日烽火的溶炉                                           投入温暖怀抱                               三
                                                                                                                     十
                                                                                                                     三
                   那时,抗日战争已进入中期,各方面的条件,                                  我们这一批从江苏来到江西赣南首府——赣                         期
               越来越艰苦。可是,爱国的青年们,仍然千方百计                           州的学生,真算是走运的了。当时,赣州有很多
               地挣脱魔掌,从沦陷区奔向大后方。因为去四川,                           著名的学校,有老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开办的幼师专                              163
               路远山遥,关卡重重,所以很多沿海省市和归国侨                           科;有终生不嫁献身教育的潭达女士办的赣县女
               胞青年都成群集队,徒步数百里甚至辗转千里,涌                           师;有近百年历史的省立赣县中学;从南昌迁来的
               向江西福建一隅。每个人怀着庄严                                                 葆灵女中、樟树中学;还有江浙流
               崇高不惜牺牲的决心,肩负着期望                                                 亡学生组合的、水准高的青年联合
               能拯救祖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神圣                                                 中学、国立十九中学等。但是,在
               使命,带着简单的行囊,白天顶着                                                 这一切之上,最令青年们神往的,
               烈日骄阳或是冒着狂风暴雨,在日                                                 还是蒋经国先生创办的正气中学。
               寇不断空袭轰炸的骚扰下,跋山涉                                                 因为不论从师资、教学质量、设
               水,越村过镇。他们夜晚投宿祠                                                  备、待遇和整个校风比较,“正
               堂、庙宇或是乡村小学,就在草堆                                                 气”都是首屈一指,无形中驾凌
               上靠一宿。取些枯枝蔓草,熬粥煮                                                 各校之上。我有幸于1943年夏天考
               饭,弄些辣椒干菜,有一顿没一顿                                                 取了高中部。那次全区有700多名
               地度过;晚上在神龛上燃一根灯草                                                 初中毕业生来投考,只取100名,
               的昏暗油灯,数一数逃难途中有限                                                 其中只有3个女生。这100名分甲
               的伙食费还能维持多少天,想一想                                                 班      (理工科)和乙班(文科)。
               漫长的行程;墙上贴了“宁可洒热                                                 其时,学校已经成立了近两年,除
               血,不作亡国奴”等壮烈的口号。                                                 了中学,还有小学和幼稚园。绝大
               还有各种留言:“我已于X年X月                                                 多数的学生都是逃亡到赣州来的,
               往南去X市,望速来!”等等。同行的女孩多半受                           全部是新建的校舍,有藏书较多的图书馆和多种仪
               优待,睡在里面,中间扯一根绳子,挂一床被单,                           器的实验室。收费标准主要是根据学生成绩,也考
               大家像兄弟姐妹一样,彼此照顾又互相体谅。当时                           虑有无经济来源。平均各科90分以上的,享受甲等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