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洛城作家2020final
P. 91

故乡
                                                  2020   Los Angeles Chinese Writers’ Association
                                                                                                       情怀




                                                  文昌宫往事






                                                                       ■   史建民,王丹萍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省会贵阳位于全省中心,东                              我们曾拜访过龙家大院的老住户林梦伟叔叔,他
             北有遵义,西北有毕节,而隶属毕节的黔西就像高原                            是黔北二次解放剿匪队的队员,由此了解了龙家覆灭
             上的一颗明珠,点缀在三城位置的中心,历来是贵州                            的经过。
             西北的重要枢纽。                                               1950年6月,贵州军区开始调兵遣将;次月5日,
                 黔西是丹萍的故乡。这里清代就先后有了黔西学                          各支队抵达指定区域,控制要道,故意敞开金沙通
             府、文峰书院、狮山书院、阳明书院和玉屏书院,民                            道,设下了包围圈。不几天,总攻打响,土匪溃败,
             初又有了蚕桑学堂和黔西中学。因此,县城内文人荟                            金沙解放,黔北重归,然而仍有上千残匪逃入龙家
             萃,商贾云集,造就了一批深宅大院群,而文昌宫就                            箐,与主人家武装合流抵抗。20天后,龙家箐主宾一
             是其中之一。                                             起遭到全歼;后来,龙家大院成了县政府办公用地;
                 1990年以前的黔西县城,只有一条半街道,南北                        再后来,县有线广播站首次在此发声。
             向的半条商业路,把一条横贯东西的街道分成了城东                                当丹萍父母搬入龙家大院时,院门上那块龙家牌
             路和城西路,而三者交汇处大府坝,自然成了城中                             匾已被一块“黔西中学职工宿舍”木板所代替。与其
             心。从大府坝向东不多远,左拐拾阶而上,就进入了
             文昌宫地界。
                 文昌宫主巷长约200米,左右分出四条支巷,约有
             50个院落,各院门口都有一对神态各异的石狮,巷宽
             不满六尺,院墙高达五米,还有高耸的门楼,使巷中
             行人自觉渺小。
                 当年,丹萍一家所住的大院,位于文昌宫左侧的
             一个支巷里,其北墙外是黔西影剧院,西面隔了两个
             院落就是贵州名校黔西中学。该院建于清末,挂匾
             “龙家大院”,是黔西龙家箐彝族大土司龙箐仁家族
             在县城的行宫。
                 解放前夕,龙家箐兴旺如常,三碉九围墙,两班
             人马看护,家人奴仆近百,年收租数千石。龙箐仁总
             以慈善为怀,邻里喜事,皆赐礼道彩;乡亲丧事,定                                                黔西旧貌
             送予棺木;逢年过节,必开仓放粮;过往客商,供免                            他鱼龙混杂的大院相比,龙家大院内的户主大多受过
             费食宿。寨口有“为民千城”石碑,从立碑者之官位                            民国高等教育,出身非富即贵,因此邻里关系与子女
             足可见其龙家祖上之显赫。                                       教育都体现着许多传统美德。在随父辈经历多年磨
                 然而,龙门再盛,也可随风即逝。                                难的25个院二代中,文革后有20人考取大学,轰动全
                 上世纪国共内战,刘邓大军于1949年底解放西                         县,以至于在后来黔西人心目中的文昌宫特指龙家大
             南。旧政权在崩溃前开办西南游击训练班,仅贵州就                            院。
             建有五百多支武装。次年初,暴乱四起,“反共自救                                当年,推开大院两扇铁皮大门,跨过高高门槛,
             西南联军”六千余人攻占金沙县城,迫使占领军暂时                            进入曾是家丁守卫和访客休息的朝门厅,那里有石                           洛
             撤离。                                                磨、冲碓、公称和几条木凳供人们使用;出朝门厅是                          城
                                                                                                                 作
                                                                                                                 家

                                                                                                       第三十期
                                                                                                                  P91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