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tmp
P. 45
熱情,在約稿中成了好朋友。採寫的人物通訊 1938年上海外灘信號塔
中,有科學種田,提高水稻産量的農科人員;
有從事隊辦企業,带領羣眾致富的廠長;也有
關愛農村五保户,精心護理孤老的婦女幹部
等。 筆下人物,後來大多數評上了市一級勞動
模範、先進工作者、三八紅旗手。那位種菜隊
長也評上了市勞模。為他人作嫁,皆大歡喜。
除工作原因外,平時休息,我也會和三兩
個朋友來外灘散步、喝茶聊天。望着奔腾的浦
江水,感慨良深:解放後,上海外灘除萬國建
築博覧羣没變,沿江一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1993年,随著外灘的道路要擴建,外灘天
原本黄浦公園需買票進入,後來開放了;原本 文台正處於規劃之內,為了保護歷史建築,市
公園門口的48路、71路公交終點站後來也移位 政府將1844年設立的、重逹450 噸的標誌性建
了;原本公園傍的水上飯店,後來消失了;原 築,成功地由原地向南平移了24.5米,沒有絲
本沿江一帶碼頭棧橋,随後被譽為“愛情墻” 毫損壞。現代愚公的智慧和膽略,令人讚嘆!
的防汛堤壩及觀景平台所替代。原本没有廣場 如今天文台一樓為外灘史陳列室;二樓為咖啡
的,後來有了陳毅廣場、金融廣場及上海人民 廰;三樓為觀景台,成為遊客打卡勝地。外灘
英雄紀念碑等設施。 尤其是延安東路至新開河 在變,變得更美。
路一段,變化特别大,原本這裡的大煞風景、
臭氣熏天的糞料碼頭,終於在改革開放的浪潮
中退出了歴史舞台,大大改善了外灘的環境。
人民英雄紀念碑 外灘天文台
外灘天文台整體平移
本文攝影:
何勇良
趙維承
李道模
劉 威
李道楷
銅獅及天文台
取之網絡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