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2021.Jan
P. 20

緣聚則聚.緣散則散                                                                                                                                                          文/佛弟子


                                                                                      文/粟粟                                  智翔法師在YouTube的千佛山CFS頻道,為信眾解說「九次
                                                                                                                          第定」。這一集需要重複聆聽、深入理解的部分,是在於
                身為佛弟子,最重要的是要學習會以「佛陀的道理方法」,
                                                                                                                          「想」、「非想」、「非非想」的解說。
              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於為人處事所面對各種狀況的發生,及於情

                                                                                                                            佛法中對於起心動念的詮釋,是鉅細靡遺的,例如:六根、
              緒的管理上應有適時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的能力,
                                                                                                                          六塵、五蘊(色、受、想、行、識)的生起和變化,這集所提到
              蓋「逃避」不能解決問題,我們應運用佛陀的道理方法—亦即運
                                                                                                                          的「想」,就是要我們把握五蘊變化到有了感「受」,而生起的
              用思想,發揮智慧,在想、行之間建立起間隔,就不會有憑藉著
                                                                                                                          念想。當煩惱的「想」生起了,把握住它,透過冷靜且正向的思
              感情用事、莽撞行事的行為發生,這就是所謂「佛的智慧」。
                                                                                                                          考,化解掉當下的煩惱。所以說非想是從「有」顯現「無」的一
                而「人性」就是人的本質,有善的本質和惡的本質,及善惡
                                                                                                                          個結果,這個「不同於原有的想」,就是「非想」。非想是更好
              不分的本質,那就是佛法中所謂的「業性」。而所謂的佛性,是
                                                                                                                          的、更沒有傷害性的想,經過煩惱一層一層的轉化,對當下的煩
              清淨的,是「覺悟」的本質或本能,是依於修行而顯現佛性的,
                                                                                                                          惱完全瞭解,而至化解的無想。進而至最後非非想的圓滿境界。
              稱之為「行佛性」,所以,佛教告訴我們要學習放下萬緣,不要
                                                                                                                            人之所以有「我」,是因為無始以來所造作的業而形成。業
              執著於感情,這並不表示要人無情,因為人本來就是屬於有情眾
                                                                                                                          我,顧名思義就是業力所形成的我,業不只是惡業,也有善業和
              生,只要把「愛、情」的聚散當成因緣變化來看,當能明了「緣
                                                                                                                          無記業,八識田中這個如來藏裡原本是具足佛性,只因我們身口
              散則散,緣聚則聚」的道理,那麼對於「愛、恨」便能在一念間
                                                                                                                          意造作,讓它變得什麼都有,而將那一份清淨給掩蓋住了。如果
              有所轉變與釋懷了。

                                                                                                                          我們努力轉業為道,但又去執著於道,那便是「所知障」,那一
                當遇到煩惱或困難,若能以正向的心念,運用思想,發揮智
                                                                                                                          樣是一種執著,也是一樣不清淨,所以要將如來藏回歸到虛空一
              慧,凡事就可迎刃而解了。
                                                                                                                          樣的清淨,只剩下圓滿的知識經驗和智慧,並且不是以有的形式

                                                                                                                          存在,才是真的清淨。
         20 20|
            |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