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202509 #739
P. 24
ɽࠬৎʭ௮࠭౮
؍ɓت
大風起兮傘飛揚
ᅠ˖gᙲᅂ¸؍ɓت
由於自己一生只在出版業混口飯吃,早年在台北重慶 「中國第一位攝影記者,竟是一位面對動
南路書街,看到一本平台陳列的新書「書寫攝影」(遠流 盪大時代卻毫無見證志氣,而急忙躲進古
出版社),大致翻閱了一下就購買了下來,之所以這本書 代山水集錦攝影的專業逃兵」「翻來覆去
引起我的購買意願,是因為任教於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的 不離雲山、松樹、老叟,仙鶴、葉舟、孤
作者郭力昕教授,對於台灣沙龍派的攝影有許多批判,我 亭等等這些公式化符號的排列組合」「活
就當作買下了一面「鏡子」。 了 105 歲的中國攝影大師郎靜山,走過整
開宗明義第一章,郭教授就對郎靜山大師有所評價 個 20 世紀,一個歷史變動最劇烈的世紀,
更經歷了完整的中國現代史,一段最苦難
的中國歷史,而他的作品裡,竟然可以既
看不到 20 世紀,也看不到中國!」。以
上郭教授的批判不一定對,相較之下,美
國拍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的風景攝影大師安
賽爾•亞當斯(1902 ~ 1984)與郎靜山
(1892 ~ 1995)同樣歷經第二世界大戰
等大小戰役的苦難,古今中外不但未見評
論家對亞當斯扣上「面對動盪大時代毫無
見證志氣的攝影專業逃兵」的大帽子,而
且還被全球攝影界置頂為世界級的風景攝
影宗師。
至於對於台灣沙龍派的攝影人,郭教
授的直覺是「台灣的攝影文化走向一種玩
相機比器材的情境裡,高級昂貴的鏡頭和
濾鏡,濾掉的是時代與社會,只剩下鷺鷥
與荷花(及荷花照片上題字的玩意兒)」,
「許多紀實性攝影也不過是題材不同的沙
龍畫意影像罷了」。
另外,郭教授還以國寶攝影大師張照
堂來舉例,「和那個年代絕大部分有興趣
圖一 攝影的人一樣,張照堂在青年學生的時代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