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202509 #739
P. 57
ᙲᅂٙᙂ፴ၾ௴Ъj༺лᇖ̌ג௴፬ɛਖ਼ஞ II
ጒԽځ
創作工具,他沒有急著批評。他說,那些畫面看 邵老師說技術與藝術,其實是分開的系統,
起來的確令人驚艷。然而,那些產出的影像卻讓 但若願意走得深,它們終究會在某處交會。「技
他感到空虛。他形容那種創作經驗,缺少了那種 術,是腳下的路;藝術,是心裡的路。」邵老師
深入心靈、反覆琢磨的投入感。AI 可以生成畫面, 提及最近兩年,是自己攝影生涯的另一個高峰,
卻無法傳達一個人的靈魂。他在乎創作過程中的 對創作有了理解性的轉變。原來創作,不完全是
自我參與,那種需要時間、情緒,甚至孤獨感所 『我』在做。有些東西,是『來到』我的身上。
成就的真實作品。創作是一段痛苦且獨行的旅程。
若選擇真正成為自己,就必須學會與孤獨共處。 三、創作的理念
他安靜地指出,那些經過思辨、掙扎與堅持的創 邵老師創作時,習慣讓自己整天清閒,泡杯
作,才是真正屬於一個人的東西。 咖啡、聽聽爵士,等待靈感「對頻」。當我們問
老師分享了自己在後製時無意中「誤觸」圖 他如何創新、靈感從哪裡來時,他沉思後說:「老
層,反而創造出令人驚艷的作品。他說:「你以 實講,我也不知道。但我越來越覺得,創作不是
為你是技術控制的主人,其實很多時候,是靈感 我一個人完成的。」這句話聽來玄妙,但他接著
在找你。它透過你現有的圖層、狀態、情境,突 補充:「我理性、不迷信,願意驗證。我會比較
然接通了一個頻率,作品自己誕生了。」這種情 相機、分析鏡頭色彩,也關注量子力學、宗教哲
況下的創作,不是計劃來的,如同《金剛經》所 學、歷史與文明。我不固守任何觀點,但願意理
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我們不執著於創 解每種說法的邏輯。」因此,他將創作視為與更
作的成果,不執著於步驟的控制,反而讓心自由 大能量的對話,而非單向的輸出。他認為,真正
起念,讓光影自然成形,創作便進入無我之境。 的作品來自內在體會與轉化,而非炫技或取悅觀
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