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Sotheby's Fine Chinese Art NYC September 2023
P. 79
關於青玉孝貞顯皇后玉寶
郭福祥
在種類多樣的帝後寶璽中,有一類寶璽是不能用於鈐蓋文書、古 崇有致”的慣例和乾隆遺訓,決定“列聖尊謚已加至二十四字,
2
籍和書畫的,也不是帝後們生前擁有之物,而是在其死後才能夠 列后尊謚已加至十六字,不覆議加。” 至此,清代帝后謚法從
得到的,這便是謚寶。此次紐約蘇富比拍賣公司征集到的“青玉 謚詞至謚義、謚號字數等都有了明確規定,以後歷朝皇帝都恪守
孝貞顯皇后玉寶”即是光緒時期為咸豐皇帝的慈安皇后上謚號 這一定制。
時制作的謚寶。此寶青玉質,交龍鈕,印面12.8厘米見方,通高 再說帝后的謚寶。
11.3厘米。印文為滿文和漢文篆書,其中漢文和滿文各三行。印
文為“孝貞慈安裕慶和敬儀天祚聖顯皇后之寶”。由於此寶關涉 如前所述,謚寶是皇帝為前代帝后進謚號和廟號時制用之物,清
清代的宮廷宗廟祭祀和謚法制度,故將與其有關的典章制度概述 代帝后謚寶上所刻的文字即是上述皇帝或皇后的謚號,一般是滿
於後,以便於對此寶的認知和理解。 漢兩種文字。實際上,在整個上謚號過程中,前後共有三套謚寶
發揮著不同作用。即絹寶、香寶和玉寶。清代定制,凡上大行皇
所謂謚寶,是當朝皇帝為前代帝后進謚號時制用之物,是中國古 帝、皇后尊謚,絹寶宣讀後送燎位焚化,香寶致祭恭獻後即安奉
代推行宗廟制度和謚法制度的直接產物。宗廟是古代天子、諸 在皇陵中,玉寶則尊藏太廟。由於絹寶和香寶或者被焚,或者隨
侯、乃至大夫、士等所修建的祭祀祖先的建築,其內供奉被祭祀 梓宮奉安山陵,世間不再保存,因此這兩種寶的制作也就相對簡
者的神主、衣冠等。宗廟內供奉的祖先都有尊稱,也就是謚號, 單些。而玉寶則為宗廟重器,質地貴重。從采料、琢型到鐫刻,
是後人根據死者生前行跡所給予的,多用以褒揚此人生前的事跡 要牽涉很多環節,耗工費時。首先由內務府下設的造辦處依照程
和品德,也稱尊謚。中國古代謚法制度的歷史淵遠流長。周代即 式鐫刻玉寶寶型,並將玉寶的大小等情況發交內閣,由翰林院書
已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謚法制度。在此以前,只有國家的開基之祖 撰玉寶滿篆,由內閣書寫漢篆。再由欽天監選擇刊刻吉期鐫刻寶
才有名號之別,其他人則一名而生死通稱,及至周代,尊謚範圍 文。寶文鐫刻完畢後,由翰林院派官赴內閣核對漢文,內閣滿本
大大擴展,“生有名,死有謚。名乃生者之辨,謚乃死者之辨” 堂核對滿文,確認無誤後,發交內務府,移至太廟街門內潔室,
。隨著禮樂制度的不斷完善,謚法制度也不斷更新,最終成為人 以備進寶時使用。加上列帝列后尊謚,一般改鐫玉寶。玉寶先由
們“尊君嚴父,奉亡如存”的手段,以致“卒哭而諱,將葬而 太廟請出,置於太廟街門內潔室,由造辦處匠作磨去原來寶文,
謚”成為普遍現象而存在於社會各個階層。在中國歷史上,帝后 據翰林院、內閣撰發的新寶文敬謹鐫刻。上謚用玉寶或加謚改鐫
的宗廟和謚法制度是宮廷典章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表現在具體 玉寶制作完成後,再由欽天監選擇吉期,皇帝親自將其奉安於太
遺跡和禮制儀軌上就是太廟的祭祀、帝后的上謚和加謚禮儀,都 廟金櫃中。
有明確而嚴格的規定。而謚寶則是這些禮儀活動過程中制作的重
要典章文物。 清代太廟尊藏帝后謚寶也經歷了一個變化的過程。崇德建元
(1636)建盛京太廟,供奉的只是列帝列后的神牌。清朝定鼎
先說清代帝后的上謚和加謚制度。
北京,於順治元年(1644)建北京太廟。和盛京太廟一樣,初
清帝尊謚先祖,始於清太宗皇太極時期。崇德元年(1636) 時的京師太廟也沒有供奉玉冊玉寶。直到順治二年(1645)七
,皇太極受尊號,追封其始祖為澤王、高祖為慶王、曾祖為昌 月,恭進太祖武皇帝、孝慈武皇后、太宗文皇帝玉冊玉寶奉安京
王、祖為福王,並尊謚清朝開國皇帝努爾哈赤為太祖武皇帝,皇 師太廟,這是清代歷史上第一次進玉冊玉寶於太廟。順治九年
1
后為孝慈武皇后 。清代為帝后所上謚號都有固定的格式。皇帝 (1652)二月,又第二次“恭進四祖考皇帝、四祖妣皇后、孝
3
的謚號一般為廟號加頌詞加總謚號,如乾隆皇帝的謚號全稱為“ 端文皇后玉冊玉寶奉安太廟。” 此後,每位皇帝繼位,恭上大
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行皇帝、皇后尊謚後,都要進玉謚冊、謚寶於京師太廟。到乾
,其中“高宗”為廟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 隆四十五年(1780),京師太廟已經藏太祖、太宗、世祖、聖
欽明孝慈神聖”為頌詞,“純”為總謚號。所謂謚號字數的多少 祖、世宗五朝皇帝和十一位皇後的謚寶共16方。
就是相對於頌詞而言,頌詞兩字一組,上謚或加謚時的頌詞組數 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政府取得了平定回部的勝利,致使“回
依情況而定,皇帝初上謚號的字數一般為二十字。皇后謚號則多 子伯克盡為臣仆,和闐良玉充供內廷”。有了充足的玉源,乾隆
以“孝”字開頭,也是兩字一組的頌詞,最後再系以皇帝的廟 帝遂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決定:“前以太廟尊藏列朝寶冊系隨
號,皇后的初上謚號的字數一為十二字。新皇帝即位後要為以前 時鐫造,玉質顏色不能一律整齊,特命英廉、福隆安將和闐貢玉
的列帝、列後加謚,每次加謚一般加一組或兩組頌詞。
慎選良工,敬造列朝寶冊一份,以奉太廟。其舊藏之寶冊恭送盛
4
關於帝后謚號的最終字數,清代也有嚴格規定。雍正十三年 京太廟尊藏,以昭祖宗功德之於萬代。” 以前制作的謚寶,由
(1735)乾隆皇帝登基,在為列祖列后加謚之後,考慮到如果 於是隨用隨做,玉質顏色不同,鈕制都是蹲龍鈕。而此次重新統
以後歷朝皇帝即位後也都給自太祖起的列帝列后加謚,將會導致 一制作,都選用和闐青玉,大小基本相同,鈕制統一為交龍鈕。
謚法的繁冗混亂,因此頒下諭旨:“宗廟徽稱有制,極本忱悃靡 乾隆四十七年(1782)七月,16方重新制作的謚寶告成,十月,
窮,籍抒至情,不為恒式”。至嘉慶時,鑒於太祖努爾哈赤尊 乾隆親自行禮奉入京師太廟。次年,乾隆第四次東巡前夕,派皇
謚已加至二十四字,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聖祖仁皇帝已加 子怡親王永瑯等將京師太廟舊藏的16份冊寶恭送奉安於盛京太
至二十二字,列后尊謚則已加至十六字,遵照“頌美無窮而尊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