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Sotheby's Fine Chinese Art NYC September 2023
P. 80
廟。這是盛京太廟尊藏冊寶,也是清朝實行兩套謚寶的開始。乾 (1873)因同治皇帝親政加上徽號“康慶”二字。光緒皇帝繼
隆皇帝同時還規定:“嗣後凡有舉行冊寶事,皆以是為例,必為 位後,再次垂簾聽政。光緒二年因光緒皇帝承繼大統並慈安皇太
5
二份,一奉太廟,一送盛京。” 此後嘉慶至光緒朝每次制作謚 后四旬大慶,加徽號“昭和莊敬”四字,為“慈安端裕康慶昭和
寶時,都要制作兩份,都是統一的交龍鈕,分藏於京師和盛京太 莊敬皇太后”。光緒七年(1881)三月初十日崩於紫禁城鐘粹
廟。當新君繼位,為前代帝后加謚,因寶文增加需改鐫謚寶,則 宮,年四十五歲。同年五月十三日,恭上尊謚為“孝貞慈安裕慶
由京師派官員和工匠用盛京太廟所藏舊謚寶改鐫。如此,至光緒 和敬誠天祚聖顯皇后”。宣統元年(1908)四月因宣統皇帝繼
十四年(1888)最後一次送謚寶藏於盛京止,盛京太廟共藏太 位,加上尊謚“誠靖”二字,最終全部謚號為“孝貞慈安裕慶和
祖努爾哈赤至同治帝諸帝、后謚寶共32方,京師太廟共尊藏肇 敬誠靖儀天祚聖顯皇后”。 6
祖原皇帝至同治帝諸帝、后謚寶共40方。
孝貞顯皇后的謚寶制作也與上述上謚和加謚的情況相對應,孝
二十世紀初,由於局勢動蕩,原尊藏於京師太廟的40方帝后謚 貞顯皇后的謚寶共制作了三方。其第一次謚寶制作是在她去世
寶大部分散佚,流向世界各地,其中也包括光緒七年制作的孝貞 的光緒七年,“孝貞顯皇后玉冊、玉寶告成,恭進太廟奉安,
7
顯皇后的謚寶。因此,宣統二年(1910)又重新補制了歷代帝 上親詣行禮”。 此次玉謚寶、謚冊按照以往的成例制作了相同
后的謚寶,藏於太廟。這些後補制的謚寶現在絕大部分收藏於北 的一式二份,其中一份安放在北京太廟,此次紐約蘇富比征集到
京故宮博物院。由於時間和財力原因,這些後補制的謚寶制作都 的孝貞顯皇后玉寶就是原存北京太廟的那一方。另一份則於光緒
比較粗糙,與早期謚寶在制作水平上有較大的差距。 十四年(1888)送往盛京太廟,現存瀋陽故宮博物院(圖一)。兩
方謚寶同時制作,印文內容、篆法、制式都相同,可以比較。二
通過以上的歷史事實,可以得知清朝諸皇帝、皇后謚寶的具體數 十世紀初由於原京師太廟尊藏謚寶散佚,清廷於宣統二年重新補
量和情形。清太祖努爾哈赤以前的四祖及其皇后的謚寶分別各制 制,孝貞顯皇后的謚寶亦在其中,此即孝貞顯皇后的第三方謚
作過兩方,其中一方為順治九年制作,為蹲龍鈕,一方為宣統二 寶,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圖二)。此次制作因是宣統加謚和補制
年補制,為交龍鈕;清太祖努爾哈赤至清世宗雍正諸帝後的16 玉寶同時進行,故謚寶的寶文用的是孝貞顯皇后最後的謚號。但
份謚寶分別各制作過三方,其中一方為歷次上謚時制作,為蹲龍 遺憾的是,由於制作工期緊張,該謚寶制作相對粗糙,而且居
鈕,尊藏於盛京太廟。一方為乾隆四十五年至四十七年重制,為
交龍鈕,尊藏於京師太廟。一方為宣統二年補制,亦為交龍鈕, 然將加謚“誠靖”中的“靖”字錯刻成了“靜”字,不能不令人
藏於京師太廟;清高宗乾隆帝至清穆宗同治帝諸帝后的謚寶也都 心生感慨。
是各制作過三方,其中兩方是在上謚時按照乾隆皇帝的定制制作 綜合以上背景和史實,可以說此件孝貞顯皇后謚寶是清代十分重
的一式二份,另一方是宣統二年補制,都是交龍鈕;只有光緒皇 要的典章文物,與帝后宗廟制度、祭祀制度都有密切的關系。該
帝和慈禧太后的謚寶則各制作過一方。 謚寶印文刻制於慈安皇太后去世的光緒七年(1881),但所使
用的材料卻是乾隆時期刻制完成,統一留存作為後來帝后謚寶使
最後再說孝貞顯皇后及其謚寶。
用的成品,因此其鈕雕顯示出乾隆時期的風格。該謚寶印文刻制
孝貞顯皇后(1837-1881),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慈安皇太 完成後,又在其地子部分用泥金刷塗,以突出印文。現在金泥猶
后、東太后,滿洲鑲黃旗鈕祜祿氏,原任廣西右江道追封三等 在,仍保持著原初的狀態。它的發現,對我們研究和了解清代相
承恩公穆揚阿之女。道光十七年(1837)七月十二日生,咸豐 關典章制度的發展變化無疑有著重要意義。
二年(1852)選秀女時指定為貞嬪,同年四月二十七日入宮,
1 《清史稿》卷86。
五月二十五日詔晉貞貴妃,六月初八日詔立為皇后。咸豐十一
2 《清史稿》卷86。
年(1861)七月,同治皇帝繼位,同月十八日,被尊為皇太 3 《清史稿》卷86。
4 《清朝文獻通考》卷109。
后,垂簾聽政。九月初一日,擬定徽號為慈安皇太后。同治元年
5 《清高宗實錄》卷1109。
(1862)四月二十五日,尊上徽號曰慈安皇太后。同治十一年 6 《清史稿》卷214,“后妃傳”。
7 劉錦藻:《清續文獻通考》卷160。
(1872)因同治皇帝大婚加上徽號“端裕”二字。同治十二年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