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2019 September 12th Christie's New York Chiense Art Chicago Art Institute
P. 16

老姑娘」,其一生亦見證了這座城市在十九世紀下半葉的快速                     策展部門。在昔日的早期藏家眼裡,亞洲藝術品的用途無非是
          擴張。她年僅三十二歲便已接管龐大的家族資金,此後窮其一                     點綴其「傳統」歐陸風格的家居。而新近成立的東方藝術部 (
          生之力從事美化市容的工作,例如在格蘭特公園興建白金漢                      舊稱),足證學者日益重視並認真看待這一課題。此外,芝加
          噴泉,並為亞歷山大‧漢密爾在林肯公園造像,而藝術品收藏                     哥藏家戰前遺贈的作品不斷增加,該部門亦可就此提供專業的
          亦是其興趣之一。她早期的購藏目標為中國玉雕、鼻煙壺及其                     評鑑。
          他珍品,其後又陸續庋藏了一批鮮明亮麗的陶瓷與古代青銅禮
          器。1922年,她將三件意義重大的中國青銅禮器贈予AIC,以                  1925年,房地產大亨泰羅素與一群志同道合的AIC贊助人,聯袂
          茲紀念其妹白璐茜 (Lucy Maud Buckingham)。                創辦了東方雅集 (the Orientals),以協助該館推動亞洲藝術。泰
                                                          氏生於上海,成長於波士頓,伴隨他成長的都是父母庋藏的中
          這位收藏家去世後兩年,芝加哥《Townsfolk》雜誌於1939年               國傢具與工藝品,而他本人的收藏目標則是中國漢唐陶器與墓
          刊登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白凱特]的善舉與藝術收藏有兩大                    葬雕像精品。白凱特和賴瑪恬 (Martin A. Ryerson) 均屬東方雅集
          特色。無論所捐何物,她從不提自己的名字。她捐東西都是為                     的成員,賴氏身兼AIC信託人,在芝加哥有首富之稱。他不惜重
          了紀念別人,而且每添置一件藝術品,她都會詢問芝加哥各大                     金捐助該館,包括出資五萬美金興建賴瑪恬圖書館,乃AIC建館
          博物館有無興趣,否則絕不收為己用。」她為紀念兄妹所建立                     以來最具份量的捐助人之一。
          的珍藏,後來的規模之大已與成立之初判若雲泥,其樂善好施
          的事跡對後人深有啟發。對於那些將AIC納入遺產規劃的捐助                    賴氏身後將私人珍藏的莫奈、薩金特、霍默等名家畫作及亞洲
          人,該館的白氏協會現仍保留了公開致謝的傳統。                          藝術品悉數贈予AIC。他的善舉誠為一個時代的縮影,當時不
                                                          少著名藏家在遺贈西方大師作品的同時,也向AIC捐出東方藝
          踏入二十世紀的頭幾年內,在羅北侯 (Berthold Laufer,任職菲           術精品。魏約瑟 (Joseph Winterbotham) 便是一例,他除了資助
          爾德哥倫比亞博物館,該館現已易名「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                      館方購藏現代繪畫佳作,更捐出其中國藝術品私人珍藏。龐氏
          館」) 等學者的推動下,芝加哥市民對中國的歷史與文化興趣                    伉儷 (Potter and Bertha Honoré Palmer) 的例子亦廣為傳頌,二人
          漸濃。羅氏是許多藏家深為信賴的請教對象,他還將館內珍藏                     遺贈的藏畫被視為AIC印象派館藏的重中之重,其子龐波特二
          外借予AIC展出;1920年,他獲擢升為菲爾德中國文物館榮譽                  世 (Potter Palmer II) 同樣為善不甘人後。約二十年間,他既出任
          館長。AIC早年呈現中國藝術品的方式頗具時代特色,那便是                    AIC信託委員會主席,更是東方雅集的成員。他向該館借出及
          將多不勝數的陶瓷、金屬器和漆器放在歐式玻璃櫃內展出。這                     遺贈大批中國藝術品,龐氏家族後人亦繼承了這一優良傳統,
          一格局也合乎倪森穆 (Samuel Mayo Nickerson) 等藏家的喜好,       對AIC多方襄助。
          該館最早入藏的中國藝術珍品,便是倪氏1900年捐出的約1,300
          件中日「古玩」。倪氏為第一國立銀行之創辦人,性喜庋藏世                     薪火相傳
          界各地的藝術品。倪宅位於芝加哥近北區,具典型的「鍍金時
          代」風格,典麗堂皇,觸目所及俱是主人雲遊四海擷取的奇珍
                                                          在二十世紀的後數十年間,東方藝術部迅速擴充,多次拓展和
          異寶。倪氏1900年遺贈作品中,有一批十九世紀法國畫家如德
                                                          整修其展覽館及藝展空間。1988年,東方及古典藝術部易名「
          拉克洛瓦及英格爾等大師的作品;該館起初仍沿用倪式生前的
                                                          亞洲藝術部」,以充份反映其藏品涵蓋之廣,當中既有重量級
          做法,將這些畫作與倪氏中國珍藏交錯並置、朝夕相伴。
                                                          的中國青銅器、陶瓷和玉雕傑作,其日本版畫、東南亞和印度
                                                          雕像及韓國藝術品亦無一不精。歷代藏家的遠見卓識成就了洋
          如虎添翼                                            洋大觀的AIC亞洲藝術收藏,除了鼎鼎大名的白氏、泰氏和賴氏
                                                          等人,近年還有艾詩德伉儷 (James and Marilyn Alsdorf ) 及艾樂
          倪氏、白氏等藏家皆以設立基金的方式提供資助,使AIC的中                    斐 (Dorothy Braude Edinburg) 等生力軍陸續加入。AIC的中國藝
          國藝術館藏得以快速增長。在AIC的捐助人當中,以冒險精神                    術品佳作雲集,它們體現了薪火相傳的文化與公民贊助傳統,
          著稱的當數柯露茜 (Lucy Monroe Calhoun),她在1909至1913年     充份體現了藝術薰陶啟迪、振聾發瞶之用。
          期間,與時任美國公使的丈夫柯威廉 (William J. Calhoun) 旅居
          中國。她運用其他贊助人匯來的款項,為AIC購藏了一批彌足
          珍貴的袈裟與中國織繡品,並獲隆裕太后 (光緒帝之皇后) 賞賜                  Robbie Gordy
          名畫《牡丹盛開圖》。全賴柯氏等人鼎力相助,AIC館藏與日                    佳士得助理副總裁
          俱增,但建館四十三年後,該館始於1922年正式成立亞洲藝術



                                                                                                  opposite:
                                                                                                  Detail of lot 763.
                                                                                                  拍品763號局部 。
          14  C H I N E S E  A R T  F R O M  T H E  A R T  I N S T I T U T E  O F  C H I C A G O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