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Sotheby's Fine Chinese Paintings July 9, 2020 Hong Kong.
P. 59
釋文:
三十有三,現在桃汛雖過,水勢仍渾,其色 名乎?查《陜西通志》載明季修廣恵渠議,
(一)《涇清渭濁紀實》
與黃河不甚相逺,至合流處則涇水在北渭水 引古碑云:「四月閉涇口,防濁水淤渠;七
陶淵明讀書不求甚解,嘗不韙其言。蓋彼以
在南,涇清渭濁一望可辨。合流以後全河雖 月啟涇口,引清水灌地」等語,可見涇水當
隱居放言之人則可,稽古考經段人己不可,
俱渾濁,然近北岸數丈許尚見清泚,過此七 四月後七月前始間有濁,時餘則恒清。秦漢
而況作君師、司政治者乎!故於敕幾熙績,
八里外,清濁始混而為一。隨傳兩河船戶及 時,河髙渠下引水甚易,故利其濁不取其
必不肯置疑似兩可其間,而杵考經稽古,始
傍岸居民,詳細詢問,僉稱涇水係石子底, 清;唐宋後,河下渠髙防有淤墊,則又引其
必求其至當。近賦《心鏡》詩,因用《邶
四時常清,惟春日雪消冰泮及夏雨暴漲時, 清而拒其濁。渠水為民間衣食之源,以時啟
風》「涇清渭濁」事,以詩義觀之,則涇
各處溪流匯集,衝激奔騰以致河身渾濁,遂 閉,垂諸貞石千萬人所共遵守,以視經生之
清渭濁也,而《朱》註則以為渭清汪濁,大
與渭水無別,十數日水退泥澄,仍復清駛如 曲說雷同,文士之陳言勦襲者,洵為確然可
失經義。夫以者何?因也。「涇以渭濁」可
故,至秋冬間更為澄澈,水底石子一一可 據。至渭水之濁。前人固罕言之,然蘇轍詩
知涇本清,而因渭濁,如左以右累,是左者
數,又間遇渭水盛漲,倒灌入涇,涇口內六 如「袞袞河渭濁」,外尚有渭水帶沙渾之
因,右而受累;賢以邪累,是賢者因邪而受
七里亦皆渾濁,然傍岸處仍係清流。渭水係 句,轍少逰秦中其明言,渭濁見於吟詠者不
累也;伊洛以河渾,是伊洛本澄,入黃河而
沙底,水挾沙行四時常濁,從未見有清澈之 一,斷非率爾操觚。又《寳雞縣志》有云:
為渾流也。如是者,原不可僂指數,而朱子
日。並據稱,涇河當水靜時,可以隨汲隨飲 「邑南諸川半發源於秦嶺,其注漢者清,則
則讀書明理,何乃顛倒涇渭之清濁。一至此
渭,河則無論四時,必須澄浄,然後可飲等 同清;注渭者濁,則同濁。」又渭:「自隴
乎?然此非獨朱子誤也,蓋鄭康成《箋》本
語。臣隨遣人探試,涇水實係石子底,渭水 州石門來逕縣,南入岐山境尋,其原委無所
謂「涇清渭濁」(鄭《箋》云:「涇水以有
實係沙底,並於二水急流處各取水澄之,涇 謂『湜湜其沚者』」,而《詩》顧云:「涇
渭,故見渭濁。」是康成明言渭濁,不言涇
水一石澄滓三升許,渭水一石澄滓斗許。臣 以渭濁」,何也?等語雖一邑専志,未能於
濁,其以為涇清。可知自唐陸德明、孔穎達
查勘既確復,又恭讀聖諭,並取詩意繹之, 涇渭清濁之間詳加考正,,然以守土者紀其 2543
諸人因之沿訛,而經義遂失。)自唐時,始
在作者明以潔清自喻,言涇水本清,自入渭 本邑山川,亦明指渭水為濁則其言益足徵
因誤觧鄭《箋》而顛倒其說。其後入主出
以後不得不合而為濁,然其清處自在,故下 矣!伏思唐人說經類多拘泥,總因墨守舊
奴,紛如聚訟,益不可考。朱子因訛傳訛,
句接云湜湜其沚,許慎《說文》:「湜湜, 聞,遂致有乖經義,今就臣所目驗,參考碑
後人更不敢議其非。余細繹以字之義,定當
水清底見」,若本體既濁,安所得湜湜耶? 乗,博詢土著居民,涇水實清、渭水實濁,
為涇之清因渭而濁為是。然余亦不肯遂以為
按《毛亨》傳云:「涇渭相入而清濁異」, 毫無疑義,但《谷風》一詩佔畢者,童而習
是,爰命陝西巡撫秦承恩,身至二河,自甘
語意渾融,初未言二水孰清孰濁也!鄭康成 之,率皆因仍舊解,莫有知其非者我。
省入陝省之源,辨其清濁。今據具摺貼說呈
《箋》:「涇水以有渭故,見渭濁」,雖語
覽,實涇清渭濁,於是余之疑始解而心始
意不免奧曲,然明言渭濁不言涇濁也!是漢 皇上萬幾於暇,偶一指示,遂正千古相傳之
安。因命附錄承恩之摺於後,以誌其詳。設
以前本無涇濁渭清之說,唐初傳本乃以鄭《 誤,臣學殖淺陋,無能仰贊高深,紬繹再
有人議承恩遵旨為遷就曲說者,可親至承恩
箋》內故見渭濁為故見涇濁,始欲以濁屬 三,不勝欽服所有。臣查看過涇渭二水合流
所至,二河自甘省入陝省之源視之,則是非
涇。陸徳明《釋文》定為後人所改,而又 處,所實在涇清渭濁情形,謹繪圖貼說,恭
顛倒立辨,朕當治承恩之罪,不怙過也。
云:「涇濁水,渭清水」,殊與《箋》意未 呈御覽,謹奏。
合。孔頴達因之直解為「故見其濁」,而經
臣秦承恩上言,謹查涇水發源甘肅平涼縣筓
義愈昧矣!然竊揆其致誤之由,蓋亦有故, (二)《附錄》
頭山東,流至長武縣,入陜西境,又東至髙
漢書《溝洫志》"「涇水一石,其泥數斗」 讀書明理豈易言哉!適書此卷,至鄭《箋》
陵縣,入於渭;渭水發源甘肅渭源縣鳥鼠山
,夫一石之水至有數斗之泥,誠不得不謂之 云:「涇水以有渭,故見渭濁」句,恍然有
東,流至隴州,入陜西境,又東至髙陵縣,
濁,既以濁歸涇,自不得不以清屬渭,是以 悟,設如於渭字下増一「而」字,或以有字
與涇會,其地即禹貢之渭汭,今名上馬渡。
潘岳《西征賦》即有「清渭濁涇」之句,而 易為「入」字,明曰「涇水以入渭,故見渭 圖一:清人繡線乾隆書涇清渭濁詩及董誥書紀實並補圖卷
臣遵奉諭旨,即馳赴該處,並泝流至長武隴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本
唐人解經亦多因此而誤,不知漢書謂其泥數 而濁」,何等直截?則其本意易明,亦無
州等處,確加察視,查得涇水一道約寛一二 作品號:中-絲-000028-00000
斗者,特舉當時所利而言,言其沖激之一時 唐宋以來之紛,如聚訟矣!千載注疏家似
十丈不等,入陜後并支流一十有四,現在桃
也!《谷風》謂「湜湜其沚者」専取潔清自 此者亦多矣!豈能一一正之?擲筆囅然附
汛初過,水勢漸澄,其流與江漢諸川相似;
喻,言其澄澈之。本然也,凡水皆暴漲時無 錄於此。
渭水一道約寛七八十丈不等,入陜後并支流
不立見渾濁,江漢且然,何獨於涇而加以濁
圖二:《涇清渭濁圖卷》(節選)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拓本
56 SOTHEBY ’S FINE CLASSICAL CHINESE PAINTINGS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