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Nov 29 2017 HK Important Chinese Ceramics
P. 21

雍正黃釉九龍盃

               蘇玫瑰 - 資深國際學術顧問   亞洲藝術部


               這件珍罕的茶圓堪稱清代御瓷的巔峰之作。它燒造的對象是                        瓷器的窰溫,所以只能施於已窯燒的瓷胎或瓷釉上,再用較
               清帝之中以要求嚴苛著稱的雍正皇帝,而且大有可能是其御                        低的溫度二次窯燒而成。這類黃釉如直接施於已窯燒的素坯
               前用器。此器內外施上乘御製黃釉,並精刻九條五爪龍紋。                        之上,其色調一般較為溫潤;若將之施於已高溫燒製的無色
               根據清室律令,內外施黃釉者,為皇上、皇后或皇太后專用。                       釉上,會略有流釉甚或深淺不一的情況。倘若器物飾劃花或
               皇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后,但也僅能用內白外黃之器,餘者亦                        刻花紋飾,則黃釉通常直接施於已窰燒的瓷胎上,這樣釉料
               須使用與其位份相稱的顏色搭配。                                   便可流入劃花或刻花槽紋內,裝飾效果益發美觀。

               此盃所刻九龍紋亦意義重大,因五爪龍紋乃天子化身。誠                         在明亮澄澈的御黃襯托下,雍正瓷器的瑩白胎質一覽無遺。
               然,中國神話人物黃帝(據稱公元前 2698–2598 年在位)                   誠如伍德(Nigel  Wood)所述:「琺瑯彩下的白色瓷胎或
               死後便是駕龍歸天。據說,這一傳說正是龍成為君權和帝位                        釉料,將這種澄澈的釉色烘托得瑩潔動人。」原文請參閱伍
               象徵的原因之一。早於周代(約公元前 1046–256 年),皇                   德所著《Chinese Glazes》頁 165(倫敦及費城:1999)。跟
               帝衣飾已採用龍紋。本拍品共飾九龍,此數亦不容小覷,蓋
                                                                 其他用鐵着色的釉料和琺瑯彩相比,御黃釉的區別在於其硅
               因「九」為最大單位數,常借指「九五之尊」。不難想像,                                                        o
                                                                 鋁含量較高,故此窯燒溫度可高達 1000 C 左右。其實現代
               「九」與中國神話中的龍也息息相關。龍的外觀通常具備九
                                                                 已有學者指出,精製黃釉的配方曾細加調整,使其窯燒溫度
               大特徵。譬如,龍鱗據說共有 117 片(9  x  13),其中 81
                                                                 比別的黃釉略高,以進一步提升其澄澈度和呈色。
               塊為陽(9 x 9),36 片為陰 (9 x 4)。此外,自古皆有龍
               分九種和龍生九子之說。清代皇帝所着「龍袍」共繡九龍,                        唐英(公元 1682–1756 年)於雍正末年(公元 1735 年)
               前胸、後背、兩肩各飾一正龍,前後衣襟各繡二行龍,第九                        撰成名篇《陶成紀事碑記》,文中概述了御窯廠的燒造條款,
               條龍則繡於胸前裡襟。                                        並臚列製品約五十七種。尤須一提的是,光是單色釉便多達
                                                                 約四十種,其中提到兩色黃釉:一是「仿澆黃釉器皿:有素
               雖然嬌艷的黃釉瓷器於明初已成氣候,但傳世之作寥寥可
                                                                 地、錐花二種」,另一種是「西洋黃色器皿」。我們大可推
               數。明代開國君主朱元璋於洪武二年(公元 1369 年) 諭令,
                                                                 定,前者應是指用鐵着色的御黃,後者則是含銻的新式檸檬
               自此宮中一應祭器俱改為瓷製,這對黃釉器的燒造可謂影響
                                                                 黃。
               深遠。此舉固然是為了減省鑄造青銅禮器所需的銅料,但同
               時也改變了明清宮廷御瓷的命運。皇上親自主持的祭典上,                        《造辦處活計檔》有一筆雍正十年(公元 1732 年)八月
               瓷製祭器的顏色皆有定例。此等皇家祭壇包括日壇(紅)、                        十五日的記錄,堪可證明雍正皇帝對黃釉暗刻龍紋茶圓情有
               天壇(藍)、月壇(白)和地壇(黃)。但要到宣德以降,                        獨鍾,其中提到:「據圓明園來帖內稱本日司庫常保、首領
               方有數量可觀的黃釉器傳世。
                                                                 薩木哈持來黃地暗龍茶圓一件。說宮殿監副侍李英傳旨,著
               本拍品的黃釉被視為皇室正統,它靠少量的氧化鐵着色,中                        照此茶圓的樣式,交年希堯[公元 1671-1738 年,曾主理
               國又稱之為「鷄油黃」。此類黃釉又名「嬌黃」或「澆黃」,                       景德鎮御廠窯務〕將填白釉的燒些來,底下不必落款。欽
               兩者同音異字,前者言其「嬌美」,後者有「澆注」之意。                        此。」兩日後又提到:「於八月十七日,將黃地暗龍茶圓一
               「澆黃」一詞借指施釉時的「澆釉」手法。但以這類黃釉而                        件並上諭一道,司庫常保交內務府總管年希堯家人鄭天錫持
               言,澆釉方式較不尋常,因為瓷坯大多數都是以浸入釉漿桶                        去,訖。」
               中的方式掛釉。
                                                                 宮廷御瓷罕貴易碎,不遠千里將之運至景德鎮仿製,足見皇
               這種澄澈溫潤的釉色又稱「御黃」,其呈色方式是在含硅酸                        上極欲仿品細節毫釐不差。是次拍賣的黃釉九龍紋茶圓,與
               鉛的底釉中,摻入約 3.5% 的已溶解氧化鐵。這種釉料若用                     雍正珍而重之並欲複製的作品很可能相去不遠,堪稱為雍正
               於瓷器之上,嚴格來說應屬於琺瑯彩,因為它承受不了燒造                        御瓷中的絕妙之作。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