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9 - 2020 October 8 HK Fine Classical Paintings
P. 109

御瓷典範立洪武
            康蕊君

            洪武朝御製雲龍紋盌,外罩醬釉,內施藍釉,模印五
            爪祥龍騰游瑞雲,應為存世孤品,屬單色瓷發展初
            期,一類為數甚稀之暗花雙色釉瓷。此類瓷器造於元
            末至明洪武朝,如南京明代宮殿遺址出土一例藍釉及
            醬釉暗花龍紋殘器,發掘於玉帶河畔,內宮原址,同
            處並出土洪武青花、釉裏紅瓷片,故推測應為宮內御
            用之器。   1

            洪武帝出身貧寒,幼年失怙,然奮起滅元,創立大                      fig. 1
            明,治理中國長達三十載,雖早年失學,仍作文豐                      A fragmentary red-glazed anhua ‘dragon’ bowl, Ming dynasty, Hongwu
                                                        period, excavated from the Ming imperial kiln site at Jingdezhen
            沛,其《御註道德真經》,精闢妙絕。朝政之餘,或
            無閒暇浸賞文藝。江西景德鎮御窰遺址,創設於元                      Courtesy of Jingdezhen Ceramics Archaeology Institute
                                                        圖一
            朝,出土洪武時期以降文物,見明顯御製風格之發
                                                        明洪武 紅釉印龍紋盌
            展,此風延續至清末二十世紀初為止。本品,乃御製                     景德鎮珠山明代御窰廠遺址出土
            風格之典範。                                      圖片鳴謝:景德鎮陶瓷研究所
            「暗花」技法,模印紋飾於瓷胎,間或施薄層化妝
            土,以得淺浮雕紋樣,始見於元,多作於白釉瓷或青
            花。白釉暗花,常隱微難辨,罩鈷藍釉者,如本品,
            則鮮明靈動,優雅細膩。
            當時已有醬釉、藍釉,但極為珍罕。布里斯托城市博
            物館與美術館藏一件藍釉暗花龍紋盤,出自  Sedgwick
            舊藏,展出於東方陶瓷學會,《The  Arts  of  the  Ming
            Dynasty》,倫敦,1957年,編號112,並錄於《東方陶
            瓷學會彙刊》,卷30,1955-1957年,圖版33。相較之
            下,紅釉瓷為數較豐,景德鎮明洪武地層出土一件紅
            釉盌殘片,參考鴻禧美術館展覽圖錄(圖一)。               2

            雲龍紋盌內外施異色釉藥,於當時應屬繁縟技法,前                     fig. 2
            例罕有,後代亦鮮。與本品紋飾、釉色相類者,僅存                     A blue and brown glazed anhua ‘dragon’ dish and a stem cup, Ming dynasty,
            四例,三件高足盃與一盤;此類雙色釉盌,惟另二                      Hongwu period
            器,釉色搭配皆異:大英博物館,Sedgwick  舊藏外醬               ©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nos 1936.1012.240 and 1968,0423.1)
                                                        圖二
            釉內藍釉高足盃及尤莫弗普勒斯舊蓄盤;第二件藏                      明洪武 外醬釉內藍釉雲龍紋盤及高足盃
            於堪薩斯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第三例出自                      © 大英博物館信託基金會(編號1936.1012.240及1968,0423.1)
            Norton  珍藏,1963年11月5日售於倫敦蘇富比,編號172
            (圖二)。 大維德夫人雅藏一件外紅釉內藍釉盌,後
                     3
            入藏出光美術館,1976年7月6日售於倫敦蘇富比,編號                 1   見《朱明遺萃:南京故宮出土陶瓷》,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香港,1996年,編
            131。 另一例為外白內醬釉之盌,現藏奈良大和文華                    號26
                 4
            館。  5                                       2  《景德鎮出土明初官窰瓷器》,鴻禧美術館,台北,1996年,編號15
                                                        3   霍吉淑,《Catalogue of Late Yuan and Ming Ceramics in the British Museum》,倫
                                                         敦,2001年,編號1:20、1:21;李雪曼與何惠鑑,《Chinese Art under the Mongols. The
            與此件外醬釉內藍釉雲龍紋盌,釉色、紋飾皆相類之                      Yüan Dynasty (1279-1368)》,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克利夫蘭,1968年,編號160
            高足盃與盤,或原為一套祭祀用器。霍吉淑論此色彩                     4   同上註,編號162;及《出光美術館十五周年紀念展》,出光美術館,東京,1981
            意謂「藍天紅土」 ,Christine  Lau  亦曾述及「洪武十           年,彩圖765
                          6
            年,天地合祀」。 傳統色彩上,天藍而地黃,然明代                    5  《大和文華館所蔵品図版目録 7:中囯陶磁》,奈良,1977年,編號114
                          7
            初期,黃釉尚未可得,需以相近材料相替,如黃玉,                     6   霍吉淑,前述出處,頁69
            醬釉或亦同。雖無史料直證此類雙色瓷為祭祀天地所                     7   Christine Lau,〈Ceremonial Monochrome Wares of the Ming Dynasty〉,蘇玫瑰編,
                                                         《The Porcelains of Jingdezhen. Colloquies on Art and Archaeology in Asia》,號16,倫
            用,據同類高足盃器形推測,應為禮器。                           敦,1993年,頁94







 106  FOR COMPLETE CATALOGUING  詳盡圖錄內容請瀏覽  SOTHEBYS.COM/HK0975                                 107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