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Chinese Ceramics the Linyushanren Collection Part 1 , Christie's
P. 29

上歸因於若干釉中現象,而其中又首推液相分離,即在高硅基釉中形成的高石灰玻               拍品編號 2808
璃小泡。為營造這種乳濁效果,鈞釉須用高溫貯存一段特定的時間,再用極慢的速               北宋 / 金   鈞窯天藍釉紫斑小盌
度冷卻。但若冷卻時間過長,便會因鈣硅晶體過多而迹近失透。這些在釉料的鈣集
中處聚集的白色圓形結晶頗為美觀,因為淺色的霧狀效果使釉料更具質感,其外觀               拍品編號 2812
接近半燃燒石灰鹼與磷酸鹽所產生的氣泡。凡此種種,皆影響了光線穿透釉料的路               元 / 明初   鈞窯天藍釉菱花口盆托 「四」字款
徑,形成鈞釉特有的色澤和質感。此外,胎體與釉料之間的界面有一層針狀白色鈣
長石結晶,它們具散射和反射光線的作用,釉色看來益發美觀。

雖然最早期的鈞瓷僅施青釉,但自十一世紀末葉起,許多作品會在未窯燒的釉面塗
上氧化銅,燒成後形成紅斑和紫斑。拍品中恰好也有一件典雅秀麗的北宋/金鈞窯
天藍釉紫斑小盌(拍品編號2808)。這類小盌弧腹,口微歛,堪稱鈞窯形制中的經
典之作。

一般情況下,鈞窯器物都是用轉盤拉坯或板坯(如瓷枕)成形。但也有相當數量的
作品是用雙層模具製成,如三足洗、花盆和盆托等。這類作品有時候會在器底釉下
戳印或劃上中國數目字,其編號從一到十,根據世界各大博物館及禹縣鈞台出土實
例看來,編號與器物大小有關,「十」為最小,「一」最大。中國學者近來的研究
傾向於把雙層模具製成的器物歸納為金元作品,而編號者則劃分為元代或明初器

                             拍品編號 2808  拍品編號 2812
27
                                                   The Linyushanren Collection, Part I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