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7 - 2019 October Fine Chinese Paintings Hong Kong
P. 167

2877


                   巳閏二月。                                        註:本幅乃金城臨王翬、楊晉師徒合作的山水長卷。據所錄原卷上楊
          〈李傅元〉   高峰參差石犖確,小山幽秀饒松竹。琅玕數展當遊山,那                     晉題跋稱:圖乃王翬(1632-1717)未竟之作,卒後六年(1722)由其弟
                   問耕煙與子鶴。王楊嗜畫筆有神,知音皕載傳其真。蒼崖                    子楊晉補成。
                   斷處我最喜,此中應有采薇人。辛亥冬,題應拱北仁兄                     王翬乃清初「四王」之一,其山水畫自創一格,集諸家之大成,故得「畫
                   屬,藉博一粲。玉峰李傅元作於滬瀆寓廬。
          〈徐世昌〉   布衣豈合老雲嵐,畫上金鑾墨更酣。萬里長江奔腕下,一                     聖」之譽。從學者甚眾,稱「虞山派」。楊晉(1644-1728)即其入室弟
                                                                子,嘗與繪〈聖祖南巡圖〉,其師作圖有人物、與橋、馬牛等,皆命他
                   生低首染香庵。
                    西田雲去見西亭,春漲秋巒幾度經。三百年來書畫史,又                   補之。
                   皴秋色到西泠。水竹邨人題。                                本幅以山水為主,間綴人物,起首始於層岩疊嶂,密樹重林,步步推
          〈程十髮〉   歸安金拱北前輩提倡畫學,創湖社於北京。此乃半個世紀                     進,見高士棲居於竹篁深處,再隨曲徑通幽,越嶒崚石壁,眺望鷗鷺
                   以前事也。今讀金拱北臨王石谷山水卷,題此誌佩。癸酉                    迴翔,遠帆點點,天光水色,推展至遠岸沙堵,遂見頓然開朗。整體
                   首夏,雲間程十髮題於三釜書屋。                              佈局由近至遠,步移景換,疏密夾雜有序,法度嚴謹,縝密經營中流
                                                                露一片自然天趣。其筆墨樸實渾穆,韻味醇厚,呈石谷晚年臻化境之
           鈐印:〈金〉   「金城之印」、「拱北」、「經郛」(三鈐)、「藕湖南岸是儂
                    家」、「藕廬」(二鈐)。                                筆,又豈非金城融合古今幾成一體之精妙!難怪他在跋中曰「似王耶似
               〈徐〉  「雙隱樓」、「徐世昌印」、「徐世昌」、「乾坤一布衣」。                 楊耶,予并不自知。」書法名宿李瑞清觀本卷時亦讚嘆道「用筆用墨直
               〈李〉  「梅庵主人」。                                     如攝影,令人驚歎。」
               〈吳〉  「筋力將朽」。                                     金城於一九○九年臨本卷,正值精壯成熟之年。他擅書法,工治印,
               〈李〉  「傅元印信」、「榕農一號芝坪」。                            兼及詩古文辭,而畫上溯唐宋,下接明清,歷來名家筆墨都熔煉於其
               〈程〉  「十髮」。                                       筆下,不單得其規模,兼攝神奪韻,堪稱民國以來集大成第一人。他
                                                                在京津一帶推動書畫藝術,成立中國畫學研究會,影響深遠,堪稱畫
           來源:香港蘇富比,中國書畫拍賣,二○○一年四月,編號167
                                                                壇宗師。筆下寫成本卷,盡攝石谷遺韻,堪稱盛年代表作。




















                                                                                                          李瑞清等題跋
                                                                                        FINE CHINESE PAINTINGS  165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