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6 - 2019 October Fine Chinese Paintings Hong Kong
P. 226
2935
WU DACHENG (1835-1902) 〈七〉翰卿五兄世大人閣下,前復一函,並寄還小鐘,又託念劬代匯一
款,諒已察收。頃崧 孫弟帶到手書,承寄商匜周鈢宋甆各種,並惠印
LETTERS TO FRIENDS 泥古鏡,至感至感。惟父乙壺器本不古,文則張鳳眼所刻,當時李伯
ink on paper, album of eight leaves 漁得自秦中,其作字父字總不得法,此為造化所限,否則「乕賁中郎」
with four seals of the artist. Titleslip by Lu Hui. Annotations by Wang Renjun 不可辨矣。近有山左客帶來一鼎,奇貨可居,視其文,亦係張刻。新
and Wan Zhongli 獲古鈢八十餘,至精者五十餘方,印譜已動手,合勝之、伯圜、穆甫
various sizes 三君為之,必可精美,當為執事留一部也。茲託念劬匯去漕平銀一百
七十六兩,乞即察收。手復敬頌侍福。弟大澂頓首。成王尊方鼎可先
HK$ 40,000-60,000 問價,馮氏一卣不必得矣。二月廿六日。
see illustration of eight leaves
後跋:
此時成王鼎尚藏歸安沈氏,光緒廿有八年春,歸我梅巖寶笈為所藏周
吳大澂 致徐康父子札七通 金之冠,當日曾紀小詩曰:姬周尊鼎祀成王,大寶欣逢喜欲狂。壓倒
水墨紙本 八開冊 古今藏鑒者,世傳法物總尋常。其飾鳥之奇,文字之精,色澤之雅 ,
陸恢署簽 已詳載拙著梅巖金石題跋矣。癸卯冬十一月重來蘇州,翰卿兄出眎此
王仁俊、萬中立題前、後跋 札,因識冊唇。漢陽萬中立。
簽書: 鈐印:〈吳〉 「龍驤將軍」、「敬事」、「龍節虎符之館」、「張武」。
舊雨深情。辛卯七月,斗廬裝。吳江陸恢題簽。 〈王〉 「王仁俊長壽印」。
〈萬〉 「萬」、「中立」。
前跋:
歲在乙巳九月,訪斗廬先生於蘇城,讀一過。弟王仁俊。 上款:此件含信札七通,乃吳愙齋寫與徐康、徐熙父子,其除一札與
徐康,餘皆寫與徐熙。
款識: 徐康(1814-約1888),字子晉,號窳叟,江蘇蘇州人。世擅岐黃,其
〈一〉子晉六兄大人執事,去年顧敬之北來,奉到手教,如聆謦欬,一 人博雅嗜古,工寫篆隸,甄別尤精,著有〈前塵夢影錄〉,皆論古譚藝
慰數年契闊之思。嗣因奉使朝鮮,馳驅風雪,親朋書翰往復,多疏誦 之篇。
「風雨雞鳴」之句,言念君子時切輖饑,翰卿兄來津,續奉惠緘,極承 徐熙,字翰卿,號斗廬,徐康子,承繼父業,以鬻古物為業,與愙
注念,慣遲作答,愛書來且慚且感,弟所著〈說文古籀補〉,近以東洋 齋、陸恢等皆交善。
紙重印二十部,已函致家兄送呈一部,當較前印略精。今夏專心肆力
於大篆,日書楹聯十幅,稍有進境,茲交翰卿兄帶呈一聯求教之。井 註:徐子晉、翰卿父子雖以骨董為業,鑑古尋源,皆有精擅處,故與
闌形大騩秦權得題字,確考,尤為古吉金增重。近又得一銅鈞權,重 愙齋投契,引為知音。除代搜求器物外,品評考證,切磋交流,非尋
庫平十三斤半,與前獲秦石權五十四斤者適得四分之一,其為三十斤 常商賈與客人利益之交可及。
之鈞權無疑。翰卿兄篋中帶有拓本,請鑒定之。弟近書篆文論語,纔 札中談論皆涉鑒古,或古印之真贋,或銅鼎之論值,古印青銅、箋紙
及第三卷,中秋後當可書竟也。手復敬請著安。弟大澂頓首。七月十 書法、宋明瓷器、犀角印泥……無所不包;愙齋札上鈐「龍節虎符之
九日。 館」,更鈐以所藏古印「龍驤將軍」、「敬事」等數枚,與同好分享之愉
〈二〉翰卿五兄大人閣下,十四日接誦手書,承示官印三方,「乕步都尉 悅流露箋字之間。一八六一年,愙齋未及而立,已與子晉過往,譜中
司馬印」不偽,似六朝晚出,非漢魏物;「曹師季眾」頗類近日胥倫仿 有「正月九日,至縣署候徐子晉,見拓本小品數種」、「二月朔日,徐子
鑄之印,其色澤用硫磺熏之,足可亂真,多見自能辨別;「晉率善胡邑 晉來,出示漢印」等記載。本件中一通致子晉信札,言辭甚謙,一紙晚
長」亦疑舊仿,特將原物寄上,乞收。拙書楹聯,容 輩對長者之尊敬求教。據札中「近書篆書論語」句,當書於一八八五年
再寄上。高麗紙幅不大,只可裁作小對,綠色苔牋尤少 愙齋居京時。此時子晉年事已高,大小事宜似付兒翰卿,翰卿與愙齋
長幅。手復即頌台祺。愚弟吳大澂頓首。六月十七日。 年歲接近,往來更頻繁,鑒古雅集,游山訪古,常見載於愙齋詩文,
日內有摺弁入都,銅印即交帶上。 愙齋為官廣東、河南時,徐翰卿皆親身探訪。愙齋有詩句「斗廬直率缶
廬狂,文采風流相頡頏」,將翰卿與吳昌碩並稱。編號2936之另件愙
〈三〉翰卿五兄大人閣下,前復一緘,計邀青覽,銅印三 齋藏品拓本四屏即出自翰卿手拓。
方,惟「乕步都尉司馬」文尚可取,茲交摺差帶上乞
入,對紙容再寄呈。未知台從何時出都,念念。手泐敬 本件中致翰卿六札,札〈五〉書於吳愙齋一八八七、八八年居粵間;札
請暑安。弟大澂頓首。六月廿日。 〈七〉「印譜已動手,合勝之、伯圜、穆甫三君為之」,乃指一八八八年
二月,王同愈、尹元鼐與黃士陵費時三月輯成二千餘方古印之〈十六金
〈四〉鈕匪石先生書皇象本急就章屏軸,乞借一閱。翰卿 符齋印譜〉。可推此六札許書於一八八七至八八年前後數年間。
世五兄執事。弟大澂再拜。
一八九一年,徐翰卿將與愙齋往來書札裝訂成冊,並請彼此皆熟識之
〈五〉翰卿五兄世大人閣下,前接手書,碌碌未即裁答, 陸恢署耑以「舊雨情深」,以誌藝誼。題後跋者萬中立、王仁俊,或為
承示拓本,感之。漢印十六方,如百番可得,乞為留 好古者,或為金石家。
之。鼎敦果佳,惜乎無此扛鼎之力,只可割愛,不能兼
收並蓄。書此以博一笑。粵中骨董家所呈古器皆偽作, 萬中立,字梅巖,湖北漢陽人,好鑒藏,吳昌碩曾為之治印。
間有真者,價極廉,近獲商鼎商敦二器,不過三十餘 王仁俊(1866-1913),江蘇蘇州人。光緒十八年(1892)進士,官至湖
金,竟不能不收。拓奉雅鑒。手復敬頌侍福。弟大澂頓 北知府,精於史學及敦煌學。
首。七月十一日。
〈六〉翰卿五兄世大人閣下,接誦手畢,即諗從者抵滬,
小作勾留,承為代購宋明甆器七件,犀角大盃,虢季子
白盤拓本一紙,並皆佳妙,當屬念劬匯寄足銀六十八
兩,乞即察收。小鐘器真字偽,亦係張鳳眼所刻,特託
菊裳兄帶繳。手泐敬頌侍福。弟大澂頓首。尊大人前請
安。二月既望。
陸恢署簽
224 SOTHEB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