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Christie's, materpieces of Buddhist Art December 2, 2015 HK
P. 84
徵;後者也是僅提到千手,但未描述面孔或其數目。 肩,下半身穿著各式綢緞,雙腳並立,足踏蓮座。
就信奉十一面觀音的三派而言,比丘尼傳承與阿底峽尊者傳承對 對比之下,伏藏觀音的三張主要臉孔為白色寂靜相,其上三者為
十一個面孔的布局有相同的描述,因為二者據說均是論師龍樹所 黃色微笑相,再上兩者呈深藍瞋怒相,再上二面作深紅利牙上出
創立的早期教派,雖則其創始人應是後期另一個湊巧同名的密宗 相,頂為紅色阿彌陀佛面。除了這些差別,比丘尼派還提到觀音
比丘。換言之,對這兩個宗派來說,觀音的十一個面孔及其布局 有千手,八者為主臂。伏藏觀音共有1070臂,十者為主臂,三十
別無二致。至於伏藏一派的觀音形象,據說源自公元七世紀的吐 八臂次之,1022臂又次之。據稱,第一組手臂代表法身,第二組
蕃贊普松贊干布。然而,現代學術研究對此說多持懷疑態度。此 為報身,而第三組為應身。
說最大的疑點之一,是藏傳佛教寧瑪派稱伏藏為「埋藏的珍寶」
(terma),近似天啟之言,於公元十二、十三世紀始由三人公諸 敘述:流傳最廣的傳說源自公元十二及十三年撰著的藏文版《嘛
於世。根據相關的伏藏法典,十一面觀音的面孔布局、顏色及其 呢全集》(作者不明,又名「寶訓集」),書中對十一面觀音的
忿怒、寂靜相的配搭皆別具一格。 源起記述如下:觀音曾許下諾言,若有自私自利之念,其面即一
分為十,身軀碎為千片。但眼見眾生之苦無窮無盡,他沮喪之餘
比丘尼和阿底峽傳承的觀音形象均慈和端凝,十一個面孔分三組 萌生了自修渡己之念。一念之間,其頭身應聲而碎。阿彌陀佛
層疊而上,第十面作忿怒相,頂端為阿彌陀佛。每張臉都有二 聽見其呼救之聲,即現身勸勉。佛陀拾起其臉的碎片,用之拼成
目,眉間有白毫,黑色長髮披肩。觀音共有八手,第一雙手當胸 十面,代表十種殊勝之行。他再拾起身軀的碎片,化之為千臂,
捧如意寶珠。三臂右伸,作施願狀,各執法輪和水晶念珠。左方 掌心各有一眼,代表賢劫千佛。最終,他再把自已的頭像置於冠
三臂各持淨瓶、弓箭和蓮花。每張臉俱飾寶冠、飄帶和耳環。觀 頂,普照大千世界。
音通體飾項鏈、腕釧和珠串瓔珞,肩繞帔帛,上身披鹿皮,袒右
屈傑夫
喜馬拉雅藝術資源總監
參考書目:
〈十一面觀自在菩薩根本咒〉(北京版大藏經《甘珠爾》8函18 部373頁)
〈大悲咒〉(北京版大藏經《甘珠爾》8函18部368頁).
Sam van Schaik 所撰〈The Tibetan Avalokitesvara Cult in the Tenth Century: Evidence from the Dunhuang Manuscripts〉,全文載於Ronald M.
Davidson與Christian Wedemeyer合編的2003年第十屆IATS研討會文集《Tibetan Buddhist Literature and Praxis》卷四頁55-72。萊頓:Brill出版
社,2006。
Matthew Kapstein 所撰〈Remarks on the Mani bKa’-’bum and the Cult of Avalokiteshvara in Tibet〉,全文載於Steven D. Goodman與Ronald M.
Davidson合編的《Tibetan Buddhism, Reason and Revelation》頁79-93。紐約州立大學出版社,1992。
Lokesh Chandra所撰《The Thousand-armed Avalokiteshvara》(ISBN 81-7017-247-0)。Abhinav出版社,1988。
Lokesh Chandra所撰〈The Origin of Avalokitesvara〉,全文PDF版載於Indologica Taurinenaia(國際梵文研究協會)會刊號XIII(1985-1986)頁
189–190。
Sakyapa Sonam Gyaltsen所撰《The Clear Mirror: A traditional account of Tibet’s Golden Age》頁64–65。Snow Lion 出版社,1996。
George N. Roerich所撰《The Blue Annals》頁1043。Motilal Banarsidass出版社,1976(1949年初版)
82 Masterpieces of Buddhist Art 大俱足 — 經典亞洲佛教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