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The Meiji Aesthetic Christie's Hong Kong.pdf
P. 86
江戶時代 鐵自在鯱
多組鐵件搥出接合巧製而成,工序繁複。口可張,舌、鰭可動,身可曲,角、脊刻
鑿精細,雙眼赤銅鍍金,神動色飛,栩栩欲活。
展覽
「2011亞太傳統藝術節特展-日本明治美術」,國立臺灣傳統藝術中心,2011年7月8
日-2012年1月8日,展覽圖錄頁111。
「驚人的明治工藝」,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2016年9月7日-10月30日;京都細見美
術館,2016年11月12日-12月25日;埼玉縣川越市立美術館,2017年4月22日-6月11
日;展覽圖錄展品編號4。
著錄
郭鴻盛及張元鳳主編,《明治之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物保存維護研究發展中
心,2013年,頁354-359。
「鯱」為日本海獸,有説由古代印度一種海洋生物演變而來,呈虎首魚身狀,即「
鯱」字分拆成之「魚」及「虎」。鯱屬水,據說能避火鎮邪,深受武士階級喜愛。
江戶時代之廟宇、城郭及武士房舍頂脊兩端興以鯱鉾裝飾,與中國古代建築之螭吻
有異曲同工之妙。鯱又可呈龍首魚身,諸如本品,可能與中國傳說鯉躍龍門有關。
甲胄名師明珍派開創以鯱為自在雕塑題材之先河,把武士鎧甲複雜的製作技術移植
到自在雕塑創作中,賦予作品動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