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2020 October 8 HK Fine Classical Paintings
P. 48

神妙玄奧

                                                                                                                     康蕊君

                                                                                                                     此鎏金銅觀音菩薩坐像面相端雅,風格造型獨特,據                     collection  Paul  Pelliot  du  musée  national  des  arts  asiatiques
                                                                                                                     錄,相近造像僅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布倫德基舊                     –  Guimet》,巴黎,1996年,卷1,圖版52-72,以及卷
                                                                                                                     藏例,誠屬稀珍。本尊佛容靜謐莊嚴,鑄造工藝超                      II,圖版11-35。
                                                                                                                     凡,無疑乃鎏金銅造像精品,然造型有別於一般鎏金
                                                                                                                     佛像,要斷定其時代背境、為衪在中國古代青銅佛教                     有一類繪多面觀音菩薩畫像,容貎與此尊相類,常作
                                                                                                                     塑像史中準確定位,殊非易事。                              一臉三目相,兩掌心又各具一目,戴珠寶華飾,相信
                                                                                                                                                                 製於十世紀,即五代至北宋初年,同上註,卷1,圖版
                                                                                                                     漢朝以後,群雄鼎立共分天下。時佛教初傳入中土,                     86、89-93,及卷II,圖版64及65(圖二)。
                                                                                                                     受各國朝廷尊崇,已始興鎏金銅像等佛教藝作。然至
                                                                                                                     唐一朝,造像仍相對較小巧,及至遼代,契丹入主中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一木雕菩薩立像,風格與本
                                                                                                                     原,較大型的佛教造像才逐漸出現,與此同時,風格                     尊相似,年代約為十至十一世紀(碳測年為970-1120)
                                                                                                                     漸趨簡約。然觀本尊,論其宏偉碩大,實可與較廉價                     ,或出自甘肅敦煌,圖見 Denise Patry Leidy 及 Lawrence
                                                                                                                     之木雕塑像媲美,遼代鎏金銅像卻相形稍遜。明永樂                     Becker,《Wisdom Embodied. Chinese Buddhist and Daoist
                                                                                                                     時,朝廷大興工藝事業,監督如瓷、漆、銅作等,時                     Sculpture in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紐約,2010
                                                                                                                     鎏金佛像風格別開生面,技藝登峰造極,成就空前,                     年,編號A38。
                                                                                                                     為後朝奠定佛像經典。
                                                                                                                                                                 就風格而言,此像臉容輪廓、身形比例,皆與四川安
                                                                                                                     然本尊又與明初風格大相逕庭,匠人彷彿平生從未見                     岳華嚴洞石窟北宋觀音雕像有相類之處,參閱《中國
                                                                                                                     過永樂佛像,創作遂不受其限。唐至明之間,天下四                     美術全集.雕塑編12.四川石窟雕塑》,北京,1988
                                                                                                                     分五裂,五代、遼、宋、金、西夏、元,一時諸雄各                     年,圖版128及130。
                                                                                                                     據一方,一時政權更迭不斷,無論宗教造像或是日常
                                                                                                                     用器,工藝亦隨之受多元文化影響,風格多樣,百花                     前述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藏一極為相近之鎏金銅觀
                                                                                                                     齊放。                                         音菩薩坐像,惟缺冠上寶飾飄帶,圖刊於 René-Yvon
                                                                                                                                                                 Lefebvre  d’Argencé  編,《Chinese,  Korean  and  Japanese
                                                                                                                     本尊就如茫茫滄海上的燈塔,撲朔迷離。佛容慈祥溫                     Sculpture  in  the  Avery  Brundage  Collection》,三藩
                                                                                                                     婉,卻又蓄捲曲鬍鬚,既富陽剛特徵卻又不失陰柔,                     市,1974年,圖版159(圖三)。
                                                                                                                     想必當時女相觀音尚未普及。蓄鬚男相觀音,又與唐
                                                                                                                     朝甘肅敦煌所出壁畫、幢幡或其他織品上的觀音菩薩                     初看或以為大小相仿之元代青白瓷塑像與本尊關連甚
                                                                                                                     像有共通之處。                                     深,但瓷像容貌一般較婉柔,明顯以女相臨世,參考
                                                                                                                                                                 四尊青白觀音像,分別見於練松柏收藏、納爾遜藝術
                                                                                                                     此鎏金坐像藍圖或無異於壁畫草稿,後者有罕例傳                      博物館、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以及紐約大
                                                                                                                     世,見敦煌發現之白描菩薩頭像,其臉相與本尊相                      都會藝術博物館,圖刊於畢宗陶(Stacey  Pierson)編,
                                                                                                                     近,同蓄鬍鬚,眉若彎月,雙唇豐厚,頸現橫皺,滿                     《Qingbai  Ware:  Chinese  Porcelain  of  the  Song  and  Yuan
                                                                                                                     戴珠寶華帶。背面原乃早期道教手稿,現存放巴黎法                     Dynasties》,倫敦,2002年,圖版119-22。
                                                                                                                     國國家圖書館,曾展於《筆墨乾坤:中國歷代圖書
                                                                                                                     展覽目錄》,法國國家圖書館,巴黎,2004年,編號                   此尊菩薩罕有地身穿龍紋天衣,上飾螭龍形態與元朝
                                                                                                                     36a,書中  Nathalie  Monnet  擬定之為晚唐或五代十世紀      以前紋樣相符,間接為其年代作佐證。試參考宋朝定
                                                                                                                     之物(圖一)。                                     窰器,上劃龍紋簡約,龍身柔軟靈巧,幾乎與捲雲
                                                                                                                                                                 融為一體,足上三爪,利趾卻未有張開,例可見《千
                                                                                                                     與該草圖相類之敦煌佛教畫像,始現於晚唐,續見於                     禧年宋代文物大展》中定窰盤及洗,故宮博物院,台
                                                                                                                     五代,至北宋九至十世紀仍有繪製,相近觀音畫像                      北,2000年,編號II-21及III-17(圖四)。
                                                                                                                     刊錄於  Jacques  Giès,《Les  arts  de  l’Asie  central.  La
















                                                                                                                                                                                                        47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