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往事
P. 61

我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那一辈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都先后出生于清朝末年,
                   经历了北洋军阀政府、民国政府和共和国政府。进入共和国政府后他们连一丁点的
                   晚福都没有享受过,而先后在恐惧、悲凉中离开人世。
                        北洋军阀政府和民国政府时期基本都处在革命和战争的年代,尤其是 14 年的抗
                   日战争,社会处于战火硝烟和动荡不安之中,百姓哪有安稳的日子。偏偏那个年代
                   人们不懂控制生育,生的孩子多,能养活的少。我的祖父母都是广东南海大沥人,
                   都是书香世家出身。祖母生过 10 多个孩子,全靠祖父一人设馆教学维生。解放后能
                   活下来 6 个孩子已经算不错了。祖父一生只为乡亲培养弟子,这本是件大恩大德之
                   事。但就因为有知识有文化,在乡里兼任了民团局局长一职,解放后被认为是镇压
                   农民运动的机构,在国家进行镇压反革命时被扩大化地镇压了,共和国是怎样他还
                   未搞明白就一命呜呼。我的祖母是个“三寸金莲”的小脚女人,一生以生养子女为
                   己任。她擅长做针线活,喜欢看古典小说。祖母生的子女解放后活下来的有 6 个,3
                   男 3 女。男的排行第四、第六、第七,女的排行第一、第五、第八,我的父亲排行
                   第六。七叔因患鼻咽癌于 1952 年就过早地去世了。祖母在祖父去世后到广州来就住
                   在四伯父家,有时也到我家短住。祖母小时候读过书,她酷爱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在我家居住时,我记得她手上不是拿着针线就是拿着书本,不是看《红楼梦》就是
                   看《三国演义》或《水浒》。父亲空闲时,她母子两人经常就书中的趣事讲得津津有
                   味,不时还哈哈大笑。她除了看书就是帮家中各人缝缝补补。我最喜欢祖母帮我做
                   的布书包。我中小学的书包基本上都是祖母做的。祖母很喜欢我的笑容,看见我总
                   会说:“倩庄的笑容真是好!”这些是祖母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祖母是个可怜的人。
                   解放后她以为战争结束了,可以过安稳日子了,可是失去祖父后,子女们虽已成家
                   立业,但子女们的悲凉,她一个一个去承受。七叔过早去世给她的打击最大,父亲
                   经历每次政治运动她都无比担忧。更悲凉的是,在她病重弥留之际,父亲被关在“牛
                   栏”中,母亲到学校报告病情,申请准假半天让父亲到医院见最后一面,但是一而
                   再都没获批准,到准假回到家中时祖母已经去世火化了。一个有文化、明事理,性
                   格开朗的祖母就这样含着无限的悲凉离开人世。祖母的骨灰一直放在家中陪伴着父
                   亲,直到父亲离世,我们才给祖母的骨灰植树了,安葬在广州市郊的“思园”,与七
                   叔在一起了。
                        我的外祖父母都是殷实人家。外祖父没有多少文化,先后在广西南宁和广州做
                   店员。外祖母是广西百色地区田东县的贫苦农民出身,嫁给外祖父后是专职的家庭
                   妇女。外祖父母亲都不是阶级斗争的对象,没有受过政治上的摧残,只是贫苦一生,
                   解放后还经常吃不饱。他们都先后在 60 年代离世。外祖母是在祖母死后不久去世的,
                   她死前也一直惦记着父亲挨批斗的事,天天问母亲:“阿彬怎样了?”
                        想到这里,确实深感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的后辈命运
                   如何将决定于国家今后的命运。我们希望国家能和平地进入文明社会的年代,避免
                   动乱和战争。这样,我们的后辈就可以在文明的社会中施展自己的才华,追求自己
                   的幸福,世代平平安安。
                        走过 68 年,人生有几点感悟不能不说。
                        (一)个人命运在国家命运中有时难以主宰,但能把握住。我从部队农场分配
                   到海南岛万宁中学工作,且不论谁在操控分配大权,又按什么标准分配(当时政治
                   摆在第一位的年代当然以家庭成分、出身为标准),但它是叫“国家分配”。国家分

                                                                                                        61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