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CASA Bulletin of Anesthesiology 2022; 9(5)
P. 62
CASA Bulletin of Anesthesiology
麻醉教授 99 华诞
做麻醉届枝繁叶茂不老的常青树
邵新立 苗宁 钱晖 魏华锋
今年 10 月是一个特别欢喜与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将为金士翱教授隆重庆祝 99 岁华诞。
因为疫情的缘故,我们在海外的学生不能亲自前往祝贺,留下不少遗憾,但我们的心中充满
了对金教授的感激与敬意,以此文向我们的老师表达深深的思念与祝福。
金教授是中国麻醉学的创始人之一,为新中国麻醉学事业的发展奉献了毕生的精力。早在上
世纪 50 年代,金教授与中国外科学鼻祖裘法祖教授等一道从上海同济大学迁往武汉同济医学
院,在裘教授的建议下成立了麻醉科,并成为第一任科主任。彼时麻醉科还是非常单薄的科室,
麻醉的意义尚未得到广大患者的认识与重视,麻醉医生的地位也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科。就是在这
样艰苦的条件下,金教授不畏困难,不惧挫折,从零开始,逐渐培养起一批吃苦耐劳、立志奉献
于麻醉事业的专科医生。在金教授高尚医德、精湛医术与虚怀若谷人格魅力的感召与带领下,同
济医学院麻醉科成为了中国麻醉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获得了教育部最早一批硕士、博士学位
的授予点以及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麻醉学科交流合作的平台,在中国麻醉届建立起了举足轻重的
前沿地位。回首往昔,追古抚今,我们清楚地看到,正是在金教授这样一批具有高尚情操与无私
奉献精神的老一辈的医学家的指引与带领下,中国麻醉学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缩短
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在短短的数十年时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作为老师的学生,
我们受益于他老人家的谆谆教诲,感念于他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护,发扬光大老师的殷切
寄托与厚望,成为学科发展的亲历人与见证者,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激与敬仰。
自 2005 年到迄今的十余年时间里,我们海外的学生曾数次回国看望老师与拜访科室,每一次
教授都亲自接待,热情欢迎,在古朴典雅的小屋里与我们畅谈,从国家大事、家庭生活到细微小
事,教授嘘寒问暖、关心备至,让我们在外漂泊的游子们感到仿佛回到了温暖的家中,无拘无
束,轻松愉快。教授就像慈爱的长辈,对学生们的关爱与真情,点点滴滴,举手投足之间尽显,
让人无比动容。另外一个非常令人惊讶的情景是教授的思维清晰,谈吐优雅,并且声音宏亮,中
气充沛,让人难以置信教授已是 90 多岁的高龄。记得 2019 年末前去专程拜访教授,在武汉家中
受到教授的热情接待,长谈数小时,教授毫无倦意,亲自搬出数十年收集收藏的摘要、手稿、照
片等一一讲述给我,尤其谈到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前往德国杜塞多夫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进行
访问学习的经历,教授以深厚的语言交流能力与娴熟的学术专业知识深深打动了德国大学医院的
教授们,令他们刮目相看这位来自中国武汉的麻醉医生,在教授学习结束后主动提出希望建立起
两家医院麻醉科的长期合作,并且愿意资助前来访问交流的中国医生,这几乎是中国麻醉届在恢
P a g e 61 |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