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7 - 道德经
P. 297

解,似乎并不妥当。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九四失当非中,于同人之时,有“乘其墉,弗克攻,吉”的
           现象。本卦旁通相错于师,但在九四,有动育通于风火家人的卦
           象,以同人用师的精神而言,所谓仁义之师,志在吊民伐罪。虽
           攻而不克,但要自反不缩,须有“善与人同,天下一家”的精神
           品格。
                九五得位而尊,与下有应,当同人之时,具有“同人,先号
           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的现象。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上九失当非中,于同人之时,具有“同人于郊,无悔”的现
           象。《周易·序外》载记: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因
           此而构成本卦同人的观念;这是阴阳反复、否极泰来的规律。其
           由乾卦的中爻演变而成天火同人的卦象,而且旁通相错坤卦的中
           爻并演变而为地水师,师是集大众而成军旅的象征,凡率师必与
           同人相通,同大众集,也必与师相错,因此,本卦六爻爻辞,处
           处旁通以师为军旅的现象而作解释。在易理方面,同人的内义含
           有“日出天下、世界大同、文明普丽”的现象,这是中国传统文
           化中的王道思想,与西方文化所谓“民主”,恰是同人的精神体
           现。其以“善与人同、推己及人”的仁恕之道作为中心思想,所
           以本卦六二爻的爻辞“同人于宗,吝”便是在说明“有私心是不
           吉利的”。而九四爻的爻辞“乘其墉,弗克攻,吉”便是在于说
           明“德不在力”的大同精神。
                然而,本卦卦辞所说“同人于野,亨”,以及本卦上九爻所
           说“同人干郊,无悔”,是为大同社会的初级阶段,是天下升平
           的基础,必待同人并合于大有,才是太平盛世的景象。故——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Nature Yee               -- 292/323 --             Sep. 2024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