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6 - 道德经
P. 296

彖辞——
                  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
             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
             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释义:同人,六二坤柔得处适当位置而且中正,与乾刚相呼
             应,故谓之同人。同人之象表明:同心同德于旷野之上,是亨通
             的。所谓“利涉大川”,是因乾刚健行之故。通过阳刚进取实现
             天下文明,坚守中正而天下响应,这是君王品德端正的结果。只
             有君王才能通晓并实现天下人的心志愿望。
             注  释——
                  *①。②。③。
             总  论——
                  何谓“天与火”?即天下有火,其正处于变革之中;志同而
             谋,可光大于天下也,故授之以同人。
                  若以天象比拟,如同中天烈日高照,天下众生,当谋取生存
             之道一样,故有“天下同人共以谋之”之象。
                  初九当位无应,于同人之时,具有“同人于门,无咎”的现
             象。六二阴象,为门;群阳立于门边之象也;虽上无所应,却因
             自守贞德,为而得其志,故无咎也。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六二居中而有应,当同人之时,有“同人于宗,有吝”的现
             象。因其与上相应,有为自己和族人谋取私利的现象,故谓之同
             人于宗有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九三得当非中,当同人之时,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
             岁不兴”的现象。本卦本爻的象征,完全从内乾第三爻的现象而
             立论。其在全体卦象中,虽然旁通相错师卦,有引用师的观念而
             发,但其更有不得其时,不得其位的现象,所以便将其比拟为隐
             伏于草间的同人,或不过像私自占山为寇的草莽之旅,所谓“三
             岁不兴”,这是从外卦纯乾的卦象观念而来,虞翻解释为“以伏
             震为陵”,震为反艮,亦有所本,但与“三岁不兴”的象数来理

             自然易                    --  291/323 --                 Sep. 2024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