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心臟停止死亡後器官捐贈作業手冊
P. 56
以英國的肝臟移植來說,我們可以發現,DBD 的存活率的確比 DCD 高。但是
DCD 的存活率不如 DBD,是不是就表示它不值得我們推行呢?並不是這樣。為什麼
民眾選擇接受 DCD 的肝臟移植,是因為他們等不到 DBD,也沒有適合的親屬可提供
活體器捐,所以只能接受 DCD。雖然從圖表上來看,DCD 的器官捐贈,其長期存活
率的確不如 DBD;可是若沒有 DCD,這些病人應該不會活下來。因此,反過來講,
正因為有了 DCD,這群末期肝臟衰竭的病患才有長期存活的可能性;而該存活率的增
加,才是 DCD 對末期肝衰竭病人的貢獻。另外,從荷蘭 Leiden University Medical
Centre 發表的文獻可以看到,若是醫院執行越多的 DCD,DCD 肝臟移植術後存活率就
會跟 DBD 趨於一致。由此可知,DCD 器官捐贈移植的預後,會因醫院以及國家所投
注的資源,還有醫護同仁從中所獲得的經驗,逐漸獲得改善與進步。
△ 表十二、心臟停止死亡後器官捐贈(DCD)
與腦死捐贈(DBD)移植術後存活率對照
Q7、心臟外科醫師對心死後捐贈有哪些疑慮?
站在心臟外科醫師的立場,可能對 DCD 會有些疑慮。因為對心臟外科醫師而言,
心跳停止是手術中常見的現象,所以他們對 DCD 以心跳停止來定義死亡,產生些許疑
慮。但是,如果我們來看心臟手術的對象,他們都是心臟需要被救治的病人,心跳停
止的目的,是為了修復心臟。所以,雖然心跳停止了,但是病人還是依靠體外循環機
來維持生命徵象。
DCD 的對象是一群希望在死後捐贈器官的末期病人,所以在心跳停止了以後,醫
療人員不做任何的醫療介入,並在等待 5 分鐘後,確認病人已由心死進展到腦死,才
△ 圖十四、荷蘭 Leiden University Medical Centre 統計文獻
會執行器官捐贈手術。所以不論是心臟手術或是 DCD,醫護同仁都是在盡全力成就病
人跟家屬的心願。
56 57
56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