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小市民心聲---從盼望到失望
P. 34

另外不解的是,內閣年齡偏高,姿態高傲。為了掩飾,林全介

                   紹時都要強調,『入閣損失千萬年薪』或『把自己當公益捐出去』等

                   負面話語,指的是陳添枝與林全本人,他們卸任後都去當獨董。這

                   種高官卸任轉任獨董,外界所知不多,一直被懷疑是「門神」,並非

                   犠牲或損失。


                         林楠森最後說:「從選舉時網路反應來看,許多民進黨支持者對

                   蔡的執政寄與厚望,他們期待給民進黨中央及國會的雙重權力,能
                   夠翻轉國民黨長期以來,尤其是馬政府造成的現狀。對於支持者期

                   待,蔡曾說『民進黨特色是如果第一次聽不見,你可以大聲講第二

                   次;如果第二次聽不見,你可以拍桌子』,而本周聚集在民進黨外的

                   公民團體說,他們早就該到民進黨拍桌子,但他們沒有,只是將會

                   到民進黨立委的選區訴諸選民。


                         這種訴諸選民的宣講,曾在倒國民黨運動中出現,使得許多連
                   任多屆的國民黨資深立委落選。這些公民團體幾乎都是太陽花運動

                   的參與者,他們在年初的選舉期間,許多人即使不是為民進黨助

                   選,至少也推動了民間倒國民黨巨浪。這些公民團體針對的是,民

                   進黨提出的《兩岸訂定協議監督條例草案》。他們說民進黨並未落實

                   自已承諾的五大立法原則,使得這樣的法律一旦通過,等於是民進

                   黨在推動執行國民黨及馬英九路線。


                         對於蔡英文擁抱國民黨價值,2017 年 10 月【信傳媒】雜誌,

                   也刊載《桃園機場是「交通幫」囊中物?》,說出蔡用人不當,光到
                   2017 年底,許多弊案像兆豐金案、樂陞案、永豐金案、慶富案,這

                   些弊案看出蔡若不是能力不足就是共犯,放任台灣財經敗壞下去,

                   台灣必倒,所以報導說:


                         「換黨執政後,為了政權安穩過渡,蔡總統選擇衝撃最小的執

                   政路線,但『維持現狀』一路走來,愈走愈無亮,而且『維持現

                   狀』時間拖久,大家開始懷疑小英是不是共犯?其中最詬病的,就

                   是各領域盤根錯結、不分藍綠、永遠執政的萬年舊勢力,成為『政

                   權租借地』,繼續坐擁分配的權力,而且有權不必負責。」又說:
                                                            31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