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05-9漫談慈悲梁皇寶懺電子書_卷五_解怨釋結第九
P. 38
悔。解怨釋結。功德因緣。願和尚闍黎。同壇尊證。同學
弟子。上中下座。一切眷屬。有怨懟者。乃至四生六道。
各有三世眾怨。未解脫者。今日若有在天道者。在仙道
者。在阿修羅道者。在地獄道者。在餓鬼道者。在畜生道
者。在人道者。今日現在眷屬中者。如是十方三世眾怨。
若對非對。各及眷屬。從今已去。至於菩提。一切罪障。
皆得除滅。一切怨懟。畢竟解脫。結習煩惱。永得清淨。
長辭四趣。自在受生。念念法流。心心自在。六波羅蜜。
具足莊嚴。十地行願。無不究竟。得佛十力。神通無礙。
早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等正覺。】
這段懺文是告訴我們,遠離分別、「 無怨親想」、「 和合
歡喜」才是解怨釋結的妙法。
修行人怎麼對待誹謗和攻擊呢?永嘉大師在《證道歌》
裡給出了答案:
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
我聞恰似飲甘露。銷融頓入不思議。
觀惡言。是功德。此則成吾善知識。
不因訕謗起怨親。何表無生慈忍力。
大師開示我們,隨便別人怎樣誹謗你,說你的壞話,他反
而就像用手舉著火把想把天燒破,實際是白費力氣。當我
們聽到污言穢語,要像喝到甘露水那樣歡喜,因為他是來
成就我們的,能如此,叫銷融。銷,就是你的心能化解一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