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7 - 弘一大師傳_電子書
P. 197
這番話傳入弘公耳裡,心裡非常為這位小侍者難過,因為,人
人都有一種秉賦;先天的傾向,正與先天的智慧一樣,只要觀察一
番,便知道這個人,將來究竟能鑄成什麼材料?而弘公對這位侍候
他的年輕人,是深知的。從年輕人「護關」不久,便開始模仿他的
生活,在偶而的空閒,也臨摹他的字!這正是一塊可琢的璞玉。可
是,這並不為寂山老人所知。
這是一九二四年(民國十三年)春天的事。
弘公對這件事,未能達到年輕人的願望,心中耿耿不安,便叫
那位年輕人請慶福寺護法周孟由、吳璧華兩位到關房,自己破例出
關,與他們道個明白,便一同去方丈室,見寂山老人。
進了方丈室,大家把侍者立志出家的事,請求寂山老人再次慈
悲,當老人還沒有表示什麼意思,弘公便伏身長跪,向老人說:
「恩師,請您老人家無論如何慈悲,讓小居士出家吧!出家後,
如有破戒違犯寺規的事,一方面由弟子負責,而周吳二居士也可保
證。對這位年輕人,我知道得不少,出家後,我相信他至少不是一
個庸俗的和尚!如果師父不能攝受印可,弟子又有何顏面回關
呢?……」
這番話懇切地說來,是如此地嚴重,寂山老人一看弘公如此認
真,不由得莞然笑了。
「好,請起來吧,弘師!我也不過如此擔心而已,年輕人不可靠
的總是佔多數呀!」
因此,寂老想到弘公的一言一行,全是照經文寫的聖言量做
的,他與平常人不同的地方,便是欠缺他們的「善揣人意」。他對
這種「人情世故」是絲毫不留意的。正如他自己所說──實在是一
個「書呆子」。
那位侍者的出家問題,既然解決,年輕人歡喜固不必說,而弘
公自然是了卻一樁心事。
結果是──年輕人,請求弘公為他剃度。他是受他的感召而出
家的。可是,這卻沒有得到弘公的同意,這,破壞了他持律修身的
諾言──終身不為出家比丘剃度。
「我介紹一位有德行的法師為你剃度!」弘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