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9 - 弘一大師傳_電子書
P. 289
戒的人;若授沙彌戒,須二位比丘授;『比丘戒』至少要『五比丘』
授;倘若找不到比丘的話,不單比丘戒受不成,沙彌戒也受不成。
我有一句很傷心的話要對諸位講:『從南宋迄今六七百年來,或可
說僧種斷絕了!』
「以平常人眼光看起來,以為中國僧眾很多!……據實而論……
要找出一個滿分的比丘,怕也是不容易的事!如此怎能授沙彌比丘
戒呢?既沒有授戒的人,如何會得戒呢?
「我想諸位聽到這話,心中一定十分掃興,或以為既不得戒,我
們白喫辛苦,不如早些回去,何必在此辛辛苦苦做這種無意味的事
情呢?但如此的懷疑是不大對的,我勸諸位應好好地,鎮靜地在此
受沙彌戒、比丘戒纔是!雖不得戒,亦能種植善根,兼學種種威儀,
豈不是好?又若將來想學律,必先掛名受沙彌、比丘戒,否則,白
衣學律,必受他人譏評,所以你們在這兒發心受沙彌、比丘戒是很
好的!……」
然而,弘一大師悲戒律的鬆弛,卻沒有譏評僧林的意思!
弘公這番說「戒」的精神,如廣泛地伸引,居士授五戒、十戒、
菩薩戒,而沒有「比丘」傳授,也當然是一個問題。但弘公又說,
「戒」是要「受」的,目的是植一個「佛種的根苗」,凡是天下學
佛的人,該體驗弘公一生犧牲藝術上成就,獻身於戒律的悲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