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6 - 弘一大師傳_電子書
P. 306
「不論什麼事,總希望它失敗,失敗才會生大慚愧,倘因成功而
得意,那就不得了了!
「我近來,每每想到『二一老人』這個名字,覺得很有意味;這
『二一老人』也可算我在閩南居住十年的最好紀念!」
唉!「一事無成人漸老」,「一錢不值何消說」!這兩個「一」
相加,人是老了,可是沒有值錢處!弘公自心深處湧出一股自責的
哀思。
日復一日,世界益陷於戰火邊緣。
因此,不由得想到,即將去菲律賓的知音性願法師。性願法師
與會泉長老,同時是弘公來閩以後,佛門中兩位知音。他們都有他
的老友丏尊那份虔敬之情,護持他,使他每到一寺,能在最安定的
情況中,為閩南佛界廣施法緣。
閩南的比丘們,向南洋開闢道場的風氣,這與他們的鄉人僑居
異國有關。因此,弘公的心念中,有時也想到──假使可能,何嘗
不該去南洋群島遊化一番?這種念頭,他開始告訴瑞今、傳貫、性
常諸位法師。於是頓時引起一番強烈的附和。弘公要去南洋,當然
隨去的人也多。這種心願發動,使他有心想把丟棄了幾十年的英語,
再拾回來重溫一番。菲律賓、馬來亞、新加坡、檳城,都是英語之
邦!
雖然,自始至終,他無緣到南洋一遊,然而去南洋的計劃,一
直是「隨緣」期待。起先,因為要求同去的人多,成了多方面的負
擔,沒有去成。等北方的抗日烽火遍野,這個念頭又熄滅了。直到
日本人佔領菲島前夕,菲律賓的佛教界,依然想請弘公到馬尼拉棲
止。但剛要決定動身時,日本人席捲了東南亞,把麥克亞瑟的太平
洋部隊,趕出巴丹島,於是變亂中,又失去了南遊的最後機緣。
他在五年後給馬尼拉性願法師的信中說:
「──去秋(民國三十年)方擬起程,變亂忽起,致負旅菲緇素
諸公厚望,至用歉然。……」
這封信,寄於大師圓寂那一年初夏四月。如果不是日本人橫行
菲島,也許他已遊遍南洋了。
「法隨緣住」,這是弘一大師學佛歷程中體會出來的經驗。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