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2 - 弘一大師傳_電子書
P. 362

一大師於民國三十一年(一九四二)九月初四晚上,在泉州溫陵養

                   老院圓寂。

                       丏尊證實了弘公已確實圓寂,因為突然死去一個至情、至性、

                   至愛的方外朋友,覺得人生頓有所失,不禁萬感交迸,淚如泉湧。
                   他曾經因為弘公而素食,做一個學佛的居士;他在悲傷中感覺,弘
                   公走得不僅自然,並且是有計劃的。丏尊強抑著淚把信看完。


                      「……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這正是弘
                   一大師親證之境。


                       一如禪宗學者形容佛性一樣,這種境界是「光灼灼,圓陀陀,
                   活潑潑地……」


                      「華枝春滿,天心月圓。」這正不是生命圓滿的境界麼?

                       至於「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則是寫

                   他們半生知己的友情境地。

                       不管天涯海角,只要弘一法師在這個世界上,丏尊斷斷忘不了

                   他。




                                                      *  *  *

                       不久,另一位方外之交葉聖陶(即葉紹鈞),為了悼念弘公的
                   圓寂,特意把弘公給夏丏尊的四言偈,拿來解釋一番,歌頌他一生

                   豐富的生活。

                       他說:「和尚臨終的偈子,第二首後兩句『華枝春滿,天心月

                   圓』,依我的看法,這是描繪他的生活,說明他生活的體驗;他入
                   世一場,經過種種,到臨命終時,正當『春滿』『月圓』。……」


                       如果弘一大師在他底佛光裡,看到這位朋友這樣解釋他的「偈
                   語」,恐怕他會「微笑」一下,逗他的朋友一下機鋒哩,原來這個

                   朋友對於佛法,只能表同情,而不能相信;對於他自己,是一個永
                   遠「教宗堪慕信難起」的人。不能信佛,如何入於生命的真諦?


                       弘公的偈語,很爽直,很平淡,整個是一貫的。

                       佛意,斬不得的。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