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9 - 弘一大師傳_電子書
P. 389

復次,民國十一年到十七年,這一段漫長歲月,在「書簡」中,竟

                   無「片紙隻字」可得,而《晚晴山房書簡》,又由李芳遠、夏丏尊
                   負責搜集各地師友存函,由開明編印,照理不應闕失,但是竟然佚

                   落很多。這可能因為當時丏尊還沒有注意到大師手札的保留,因
                   此,不慎失落。從民國十一到十七年,師仍在浙東一帶駐錫,同時

                   與丏尊時有往還。



                   民國十八年函


                   (8)惠書誦悉。承詢所需,至用感謝。此次由閩至溫,旅費甚省,故
                   尚有餘資。宿疾本因路途辛勞所致,今已愈之十九。銅模字即可書

                   寫,擬先寫千餘字寄上,俟動工鐫刻後,再繼續書寫其餘者。今細
                   檢商務字樣本,至為繁雜,有應用之字而不列入者;有《康熙字

                   典》所未載之僻字,及俗體字反而列入者;若依此書寫,殊不適
                   用。今擬改依《中華新字典》所載者書寫,而略增加,總以適用於

                   排印佛書及古書等為主;尚有欠缺,他時可隨時補寫也。墓誌造像
                   不列目錄,甚善。《佛教大辭典》,是否仍在尊處?因嘉興前來書

                   謂未曾收到,如未送去,仍以存尊處為宜。陽曆四月十九日寄掛號
                   信與上海美專劉質平居士,至今半月餘,無有復音,乞為探詢,質
                   平是否仍在「美專」,或在他處,便中示知為感。演音。陽曆五月

                   六日。──原書簡之三十九。




                   本函,當大師於民國十七年十一月第一次去閩南,十八年(陰曆三
                   月下旬)五月初抵溫州時所寫。寫信時間是陽曆五月六日,為農曆

                   三月廿七日。

                   此時夏丏尊已離開白馬湖春暉中學,去上海開明書局,日後出任暨

                   南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

                   師於十七年受丏尊建議,應允為開明書局寫字作銅模,俾便作印經

                   之用。

                   信中所提劉質平,是弘公在浙江師範時的學生,此時任上海美專教
                   席。師與丏尊函件,至此時,得以復續。此後,丏尊即注意大師書

                   簡的保存了。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