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文殊菩薩應化故事電子書
        P. 18
     是文殊師利童子有如是等無量威德,神通變化,自在莊嚴,廣能饒益
            一切有情,成就圓滿,福德之力不可思議。
            五臺山自古便受皇家青睞,秦時被始皇帝封為圓光山,漢朝時更名靈
            鳩山,而到了北魏變為五峯山,北齊時喚作五臺山。唐代又稱清涼山
            。之所以稱為清涼山,是因為這裡地處山西省北部,平均地勢達到了
            三千餘米,常年氣候寒冷,最高溫度集中在夏季,平均溫度為九點五
            攝氏度,年平均溫度為二至三攝氏度。五臺山東臺望海峰,西臺挂月
            峰,南臺錦繡峰,北臺葉斗峰,中臺翠岩峰。這五峰峰頂平坦彼此相
            望,終年有冰,夏季氣候宜人,成為人們避暑勝地。
            五臺山最為神奇的是其岩石之下自帶文字,有記載顯示,曾有人在此
            剖解岩石,獲得天地三寶日、月、星;地之三寶水、火、風;人之三
            寶精、氣、神,三句,由此可見其神奇之處。
            據傳明騰、法蘭二位天竺僧,曾經雲遊到此,見這裡五峰環繞猶如蓮
            花,北望之下發現一座山峰,猶如禪定僧人,想到此處乃是文殊童子
            應化之地,不由得滿心歡喜。當時乃是漢明帝時期,此中道人見到有
            兩位天竺僧忽然到此,不斷地觀察丈量,不由得非常驚恐,認定二者
            來者不善,要和道教爭奪地盤,道教追求長生,佛教追求大智慧。二
            者都看重五臺山,由此可知此處確為寶地。
            最終興教之寶地,道佛二教自然都想擁有。至最終上演了充滿神奇色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