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5 - 國家環境教育獎
P. 215
自然及生態環境,並藉由戶外實查,培養愛河情懷進而引領學生落實護河
行動。
3. 闡揚愛物惜福的美德,期使大家體驗能捨才有得的胸懷,進而發揮與人為
善的義行。
二、設計概念
本計畫藉由用「〝服〞誇〝柵〞現-護溪、環保、愛地球」的發想,讓生活
在木柵的子弟們身體力行主動來「看見木柵」的生活環境與人文,進而培養能
吃苦、不怕髒、不畏辛勞、樂於助人的正向積極人生觀,以及惜福愛物的精
神,播下了環境保護先鋒的種子,讓木柵的的每個人付出一己之力用「〝服〞
誇〝柵〞現-護溪、環保、愛地球」,創造木柵不同凡響的學習生活。
規劃環境教育相關課程,包含水質檢測、焚化廠參訪、八里污水處理廠與
十三行博物館、石碇溪及貓空、運用在地產物-竹子製作做環保竹子筆、體驗野
薑花笛的吹響、認識落葉林、木炭製作過程、土壤認識與無農藥種植、水資源
再運用等,增進隊員對於環境的專業知識,實踐綠色校園,達成城市親近、自
然之新風貌。
在服務過程中建立積極正向的人生觀與做事方法,並培養正向樂觀、惜福
愛物、將心比心、腳踏實地、施比受更有福的心理素質,主動關環生活周遭的
自然與人文,從做中學習,守護生活環境。
期望隊員能落實在校所學知能以及培訓的相關課程,主動關懷校園周遭環
境變化,從做中學習,秉持環保生活的核心素養,本著學習、服務、榮譽的精
神,守護生活周遭,使隊員們從中得到成長。
最後安排隊員的心得分享來影響更多人,讓木柵的每個人感受到隊員對土
地的感動及努力,改變自我價值觀,喚起內在動力,將一己之力影響身旁的親
友,凝聚更多的力量一起為環境努力,真正讓環保愛地球不在是個標語或口
號,真實認識木柵這片土地,看到木柵的美,進而愛護這個環境-用「〝服〞
誇〝柵〞現-護溪、環保、愛地球」。
三、實施過程
(一) 辦理單位
主辦單位:木柵高工
協辦單位:木柵焚化廠、八里污水廠、十三行博物館
指導單位: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二) 參加人員:環保志工隊、水環境巡守隊隊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