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4 - Whats app訊息內容
P. 244

約客》(The New Yorker)資深影評人布洛迪(Richard Brody)聲稱庫柏讓這部電影「成為

               自己」,我們都無法否認,《一個巨星的誕生》屬於女神卡卡(Lady Gaga)。


                       《一個巨星的誕生》不只是一部「明星電影」,它更是一部「同志偶像電影」。從一九
               五四年的《星海浮沉錄》、一九七六年的《星夢淚痕》,一直到後千禧年的全新版本,這個百

               拍不膩的巨星誕生敘事不只網羅了不同時代的女星代表,而且她們都還是清一色的同志偶像。


                     主演《星海浮沉錄》的茱蒂嘉蘭(Judy Garland)是男同志崇拜追隨的偶像。對成長於五
               〇年代的男同志而言,這件事情似乎無需證明。英國同志學者戴爾(Richard Dyer)在編輯伯

               明罕同志解放前線(the Birmingham Gay Liberation Front)通訊時便曾刊登過一篇討論嘉蘭

               的文章。和原文作者一樣,戴爾認為在同志刊物,發表嘉蘭相關的文章,幾乎是一件「天經地

               義」的事情。不料,文章刊登之後竟引發各界質疑:嘉蘭為何出現在同志刊物?男同志又為何
               迷戀嘉蘭?是在此刻,戴爾決定認真回答這些疑問,並寫出那篇未來令他聲名大噪的經典文章

               ──〈茱蒂嘉蘭與男同志〉(“Judy Garland and Gay Men”)。


                   〈茱蒂嘉蘭與男同志〉中,戴爾指出,一九五〇年是嘉蘭化身同志偶像的關鍵年份。是在
               這一年,嘉蘭終止了與米高梅(Metro-Goldwyn-Mayer)的合作;也是在這一年,嘉蘭嘗試自

               殺,震驚大眾。嘉蘭的事業挫敗、精神不穩與自殺嘗試,不只解構了主導米高梅時期的甜美形

               象,更間接造就了男同志對她的「酷兒閱讀」。原來嘉蘭並不真的那麼甜美,原來嘉蘭跟同志

               一樣受盡挫折,也原來,嘉蘭在《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裡發揚光大的「平凡」

               (ordinariness)形象,自始至終都是一種扮裝。

                     戴爾在此提出,一個極為關鍵的概念,那就是男同志之所以追隨嘉蘭,不在於她擁有什麼

               獨一無二的特質,在於男同志能夠在特定的歷史時刻中,以自己的方法「閱讀」嘉蘭、「詮

               釋」嘉蘭,進而從異性戀主流社會中重奪嘉蘭。在嘉蘭的甜美形象破碎以後,男同志不只可以
               在「後五〇年代」的嘉蘭身上找到酷兒的痕跡,更能回過頭去,對「前五〇年代」的嘉蘭進行

               「男同志閱讀」(“a gay reading of Garland”)。在那個同性戀仍普遍需要「假裝平凡」的時

               代,男同志在嘉蘭身上找到了認同的位置,情感的投射。嘉蘭的「平凡」原來與男同志一樣,

               都是一種扮裝,一種戲擬,而這樣與平凡特質互為依存的「結構性關係」(“a special
               relationship with ordinariness”),造就了嘉蘭與男同志之間的親密連結,也形塑了男同志在

               特定歷史脈絡下的情感結構。[6]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