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Whats app訊息內容
P. 73
其詩作之中。謝靈運詩歌極貌寫物,刻劃入微,客觀寫實,講究字句,工整密麗,應用典故,
名句多。
謝靈運沿著以山水景物來體悟玄理這條路,對玄言詩進行改造。把玄言詩中概括化、概
念化的自然山水景物具體化、生活化:在詩作的標題上儘可能標明所遊覽之地與遊覽方式,儘
可能忠實地描摹出所遊覽之地的山水景物的原本面貌,讓人們欣賞。
謝靈運的詩注重字句的鍛鍊,「名章迥句,處處間起;曲麗新聲,絡繹奔發。」(鍾嶸
《詩品》)受西晉太康雕琢之風的影響,他的詩多駢偶、精煉章句,也進一步推展南朝與唐朝
注重藝術修辭之風。他曾說道:「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
一斗。」可見謝靈運對曹植的欣賞與景仰,也展現出他驕傲的性情。
在政治上,謝靈運屢有沉浮,因此「常懷憤憤」,遂寄情山水。他開後世山水詩之先
河,打破了東晉玄言詩占統治地位的局面。由於出身士族,政治上又不得意,更因玄言詩的影
響,他有不少詩作,表現出沒深沈苦痛的感情和以樂天安命自解的思想。
元嘉十年(433 年),有人告發謝靈運在廣州參與謀反,文帝下詔,於廣州行棄市的死
刑。靈運頗信佛教,死前布施,捐出自己的鬍鬚,裝飾南海祗洹寺的維摩詰菩薩佛像。唐時,
唐中宗之女安樂公主將維摩詰菩薩佛像之鬚,剪取一半,以備鬥草之用。又恐他人所得,因剪
棄其餘。今遂絕。有人認為道教中的火德炎輪元帥,是民眾為了同情謝靈運,而藉故奉祀的。
陶淵明(365 年-427 年~62 歲)公元 420 年劉裕篡晉後,在貧困躬耕中隱居的陶淵
明,以隱喻手法寫下了《桃花源記》表達對此事最大的譴責,「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
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感嘆暴秦雖然酷虐,此時尤過於秦亂,所以聞者皆
歎惋,在《桃花源詩》首即有「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點明其意。
進入劉宋之後,陶淵明貧病加劇,江州刺史檀道濟去勸他棄隱出仕,但是他不受餽
贈,不為所動,就是不放棄他隱居求志、不食周粟的風範(因為陶淵明的曾祖父、祖父、父親
及自身俱在東晉為官,如同張良其家五世相韓,之後一生為韓報仇)。正如他詩作:「歷覽千
載書,時時見遺烈。高操非所攀,謬得固窮節。」他的後半生,正實踐著他入劉宋後所改的名
—潛,一生遂潛龍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