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電子書_20200407
P. 20
技術。蔣時盛說,用意是希望增加觀眾對節目的接受程度,主持人在
拍攝前,還得事先演練,了解腳本或相關內容,在完全理解後,再引
導觀眾了解節目內容。該計畫主持人台科大機械系鄭正元教授,也參
與節目演出,並以他為主軸,作為三位主持人的引路人,發派任務,
增添一來一往的趣味性。蔣時盛談到,片中科學家常會使用 3D 科技
的專業用語,如何將這些科學、邏輯概念轉換為大眾熟知不易理解的
語句,必須找出破口。例如,在對談中,由主持人轉譯科學家的話、
經由圖像引導,產生有相同性質的比喻,讓觀眾更融入故事情境,了
解 3D 應用。這系列影片從籌備到拍攝完成歷時一年,節目不只介紹
3D 列印在台灣各產業的發展和運用,更不惜成本前往美國、荷蘭及大
陸等地,借鏡國際間 3D 列印科技的新知。
●蔣時盛《3D Printing 列印未來進行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