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電子書_20200407
P. 18
為金錢名利,只為興趣。蔣時盛的好奇心駐足自然科學領域,他的第
一部科學節目於大愛電視台經典系列播出,主題與植物病理學相關,
節目內容可窺探出蔣時盛製作科學影片的專注與細節。
身為「世新之光」的蔣時盛認為,拍攝科學影片最重要就是「符
號」。他表示,在學校時最感興趣的就是齊隆壬老師所開授的符號學。
身處媒體產業的蔣時盛認為,符號學的概念極為重要,因為人與人的
溝通過程,就是一種符號的生產與傳遞。蔣時盛曾多次入圍金鐘獎,
第一次與科學傳播結緣就是獲得「台灣科普傳播催生計畫」補助,拍
攝製作長達 13 集,每集 30 分鐘的科學影片《動感科技機器人》。這
系列影片除了獲得補助外,再加上製作單位自籌,總製作費高達一千
四百萬元,耗時三年構思拍攝製作完成,可謂台灣有史以來第一部深
入探究機器人研究與發展的科學紀錄報導影片。
蔣時盛發現,科幻電影時常以機器人為主要題材,受到許多民眾
的喜愛,但鮮少人知道「robot」的定義。現今社會,機器人已鋪天蓋
地深入生活中,其研究發展涉及機械、電子、資訊、人工智慧、醫工、
化工等重要技術領域。而智慧型機器人的研發應用更涵蓋各種層面,
包含服務、娛樂、軍事、醫護、救援、教育、製造、交通等,是本世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