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電子書_20200407
P. 68

進入科學傳播領域後,陳清河開始思考後續推動問題,由於初期



                   需要相當的資源,在向國科會(今科技部)說明後,國科會認為此方


                   向是正確的,於是開始投資大量資源。陳清河表示,任何事情只要形



                   成政策後,政府要做的事情就很多,提供的資源也相當豐富。正因如


                   此,在關尚仁的推動與國科會的支持下,在政大成立了計畫辦公室,



                   開始尋找理工醫農等科學領域人才參與。






                         後期因陳清河與關尚仁兩位老師相繼自政大退休轉任世新,推動


                   科學傳播的工作也轉至世新大學執行。陳清河強調,在臺灣提到科學



                   傳播就一定要提到關尚仁老師,關老師除了不遺餘力推動科學傳播外,


                   也是整個計畫的核心人物。計畫歷程中舉辦國際研討會、兩岸研討會、



                   工作坊、論文發表會等各類科學傳播活動,每年還出版論文集。此外,


                   計畫辦公室還有一筆經費用來輔導媒體機構(如電視台、傳播公司等),



                   結合科學與傳播產製內容。他十分佩服關尚仁的毅力,也感謝當時國


                   科會的大力支持,讓計畫辦公室的成果斐然。






                         陳清河還爭取與民視的合作機會,直接提案參與科普計畫。結合



                   計畫、學校與電視台資源,製作長達六年的科學節目《科學再發現》,


                   於每週六上午八時至九時播出。一般人可能以為只是電視節目而已,





                                                            68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