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平语近人
P. 7
第三,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句话是出自《周易·文言》。那些常常
做好事的人家一定会福泽深厚,那些常常做坏事的人家一定会遭到祸殃。
重视家风。关于家风,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从历史上看,
那些传承久远的世家大族,他们往往是因为他们的家风、家训,清白做人、诗书传家、纯真
质朴、拼搏进取等等方面,具有了超越地域和时空的永恒的价值。那么这些家风、家训,让
他们的儿孙像接力棒一样,一代一代地传了下去。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
第五集:报得三春晖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游子吟》,生动表达了中国人深厚的家庭情结。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
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
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
法,家和万事兴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
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习近平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
第六集:共产党员的修身-只留清气满乾坤
共产党员的修身
第一:“什么是修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严以修身是全面从严治党
的必修课来阐释中国共产党人要不断锤炼党性修养。
第二:“为什么修身”----“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通过讲述总书记的两张伙食费收
据的故事来阐释党员干部严以律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无愧于人民。
第三:“怎么来修身”----“从善如登,从恶如崩”,通过讲述领导示范、用人导向、制度
保障来阐释党员干部如何做到修身。如何把践行“三严三实”贯穿于全部工作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