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0 - 中國抗日戰爭真相_Neat
P. 380
87 師第 261 團少尉排附」。民國 81 年病逝台北。(180)
蔡名永(空軍中將):湖北雲夢,民國 4 年生,中央航校 5 期。民國 36 年,「四平保衛戰支援地
面友軍有功,空軍第 4 大隊中校大隊長」。抗戰期間曾參與淞滬會戰、老河口作戰,民國
84 年病逝台北。(181)
王育根(空軍少將):湖南慈利,民國前 1 年生,中央航校 3 期。民國 36 年,「協助陸軍河南山
東江蘇等地作戰,空軍第 1 大隊中校大隊長」。民國 78 年病逝台北。(182)
張省三(空軍少將):河南滎陽,民國 6 年生,空軍官校 9 期。民國 36 年,「支援地面友軍作戰
有功,空軍第 11 大隊第 44 中隊少校中隊長」。抗戰期間駕機突擊日軍海口機場,一次擊
毀地面日機六架,民國 49 年駕機失事身亡,追晉空軍少將,並將台中空軍子弟小學改名
為「省三小學」。(183)
左世允(陸軍中將):陝西長安,民國前 23 年生,保定 1 期。民國 37 年,「守衛陝西榆林有功,
第 22 軍少將軍長」。民國 49 年病逝西安。(184)
李礩(空軍中將):安徽合肥,民國 5 年生,中央航校 7 期。民國 37 年,「支援豫東會戰有功,
空軍第 3 大隊上校大隊長」。民國 71 年病逝台北。(185)
顧兆祥(空軍少將):河北任邱,民國前 1 年生,中央航校 3 期。民國 37 年,「支援豫東會戰有
功,空軍第 8 大隊上校大隊長」。(186)
黃百韜(陸軍上將):天津,民國前 12 年生,陸軍大學特別班 3 期。民國 37 年,「豫東會戰,
第 7 兵團中將司令官」。民國 37 年徐蚌會戰殉國,追晉上將。(187)
楊億源(陸軍中校):民國 38 年,「徐州東雀莊之役堅守據點,第 32 師第 59 團第 2 營中校營長」。
(188)
朱士欽(陸軍少校):民國 38 年,「徐州東雀莊之役堅守據點,第 32 師第 59 團第 2 營少校副營
長」。(189)
劉劍虹(陸軍少校):湖北襄陽,民國 10 年生,陸軍官校 19 期。民國 38 年,「徐州東雀莊之役
堅守據點,第 32 師第 59 團第 2 營第 5 連上尉連長」。民國 53 年病逝台灣澎湖。(190)
陳慶堃(海軍中將):廣東番禺,民國 8 年生,黃埔海軍學校 22 期。民國 38 年,「海軍長江突
圍,海軍永嘉號中校艦長」。來台後歷任驅逐艦隊司令、海軍艦隊司令,民國 72 年病逝台
北。(191)
梁天价(海軍中將):四川射洪,民國 13 年生,青島海軍官校。民國 43 年,「鯁門島海戰有功,
海軍雅龍號上尉艦長」。民國 85 年病逝台北。(192)
歐陽漪棻(空軍上校):廣東新會,民國 18 年生,空軍官校 32 期。民國 45 年,「721 空戰中獨
立擊落二架擊傷二架敵機,空軍第 4 大隊第 22 中隊中尉飛行官」。(193)
彭孟緝(陸軍一級上將):湖北武昌,民國前 5 年生,陸軍官校 5 期砲科。民國 54 年,「策劃獨
到建立制度,一級上將參謀總長」。抗戰期間為國軍第一個機械化重砲兵團團長,民國 87
年病逝台北。 (194)
蔣經國(陸軍上將):浙江奉化,民國前 2 年生,莫斯科中山大學。民國 67 年,「整軍建軍殫精
竭智,國防部長」。抗戰期間任贛南行政專員兼縣長,遷台後任行政院長、中華民國總統,
建設台灣解除戒嚴、促成兩岸交流、開放大陸探親,民國 77 年病逝台北。 (195)
高魁元(陸軍一級上將):山東嶧縣,民國前 5 年生,黃埔 4 期。民國 70 年,「對國防政策策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