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3 - 中國抗日戰爭真相_Neat
P. 383
增修版閱後評語
孫子和教授 增修版閱後評語
有緣拜讀王上將軍文燮《中國抗日戰爭真相-增修版》鉅著,深服上將軍“上馬殺賊,下
馬草露布”深沉勇邁之胸襟魄力,掩卷之餘,擬申所感,未知可獻野人之曝否。
抗戰勝利,今年已屆七十年,戰史之作公私論著已多,國內外學術研討會屢有舉辦,大體
而言,愈晚愈精。上將軍此書,盡納前人所長,更廣集兩岸全般史料,勤奮深耕,收穫之豐,
自不待言。其最大長處蓋有數端:
其一、以往有關抗戰之著作,或為文,或為圖,各展所長,縱文中有圖,其數仍屬有限。
上將軍此書,圖文並茂,精美詳實,乃此前之所未有。
其二、一般戰史論著,皆就軍事立場,通記戰爭全程,詳述戰略、戰術、戰役、成敗及其
後續之影響。上將軍此書,除涵蓋上述之內容外,復運文學之筆,如述張學良之部分逸事,不
僅免卻枯燥之感,更增讀者博悉史事,一舉兩得,值得稱許。
其三、讚美勝利、乃是常理,推許失敗、實屬非常,得之於敵方者尤為難得。上將軍書中
述及民國 33 年長衡會戰中,國軍第十軍堅守 47 日,大出日軍意料之外,事後推崇衡陽為華南
之旅順,日軍為乃木軍團,係以衡陽之戰比擬於日俄戰爭之旅順之戰。日軍第 3 軍司令官乃木
希典大將指揮第 17 師團自 1904 年 9 月 19 日至 12 月 5 日歷時 66 日,先後八次肉搏衝鋒,奪
下 203 高地,攻取旅順,成為日本陸軍經典之戰。以衡陽喻旅順,亦即視衡陽之戰,為中日經
典之戰。但日軍攻取 203 高地 1 萬 7 千名官兵僅存 1 千餘人,乃木二子乃木勝典及保典皆陣亡
於此,戰況慘烈可見一斑。
是以姑不論其是否為經典戰爭,終必為用盡一切和平方法,解決爭端之最後手段,概兵凶
戰危,縱僥倖獲勝,亦未必是國家之福。《老子》云:「福兮禍所伏」。目前是福未必不禍將
來,因勝者恆驕,驕兵必敗。日本一戰勝清、再戰勝俄,遂狂傲不可一世,視中國為俎上肉,
任意宰割,中國人民為其民族尊嚴與生存,奮起抗戰,日本竟不知悔,復與德、義掀起二次世
界大戰,卒遭慘敗,國幾不國,在中、美等國寬大為懷之下,始得倖存,嗣因緣時會,漸至富
強,竟不能記取教訓,常欲藉端生事,與中、俄、韓等鄰國為島嶼主權屢有爭端,其相安倍晉
三擅自擴張武力軍國主義隱然復熾,無異玩火自焚,禍且不遠。日本須懸崖勒馬,悔過慎戰或
可得全。
戰爭之所以必須慎重,因其遂行必有傷亡,一聲令下、將士捐軀,軍人以服從為天職,一
將功成萬骨枯,犧牲雖為職責所在,但主其事者必慎重將事,珍惜生命,乃木希典在日俄之戰
有詩抒懷:
山川草木轉荒涼 十里風腥新戰場
征馬不前人不語 金州城外立斜陽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