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3 - 中國抗日戰爭真相_Neat
P. 393
張院士 閱後評語(初版及增修版)
抗日戰爭,對居住在臺灣地區的國人來說,已很遙遠。除了學界、軍界外,一般人如不曾
經歷抗日戰爭,不大會關懷。在臺灣生長的人們,包括中年學者,有不知或故意不知「抗戰」
為何物者。主因臺灣在中國抗戰時期為日本的殖民地,當時臺灣人除少數在中國大陸從事抗日
活動或在臺灣作政治和文化抗議運動者外,絕大部分被迫的或自願的支持日本的侵略戰爭,對
日本的侵略戰爭帶有原罪。他們若不認同中國歷史文化,或不反對日本軍國主義,讓他們認同
抗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抗日戰爭對中國的歷史發展影響至鉅,中國為維護國家生存,對全國人力、物力作了史無
前例的動員,物質的損失、軍人和一般平民的傷亡亦為空前。民族的凝聚、國魂的發揚,使中
國真正鑄成了民族國家,為日後的國家發展奠定基礎;與世界反侵略國家並肩作戰,使中國廢
除了百年來與列強間的不平等條約,躍升為世界5大強國,亦使國人揚眉吐氣。職是之故,抗
日戰爭曾為國內外學者研究工作的重要課題,研究的成果、出版的專書和論文難以估計。就60
年來中華民國所統治的臺灣地區而論,以純軍事史的角度來研究者,以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最有
成就,可以四十冊的《抗日戰史》為代表。以全民抗戰的角度來研究者,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
研究所最有成就,曾出版《抗戰建國史研討會論文集》2鉅冊。坊間的出版品,最有系統者當
推吳相湘所著《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近十餘年來,臺灣受本土化的影響,抗日戰爭史的研究不再受史學界重視,既少召開學術
研討會,亦少新的學術研究成果出版,但軍政界關懷抗日戰爭史者仍不乏其人。前聯勤總司令、
國防部副部長王文爕將軍長年於軍旅,並主持中國國民黨黃復興黨部,對曾參與抗日,日漸凋
零的老將士極為瞭解,並深知中華民國所以能立足臺灣,是由於抗日戰爭勝利,乃於公餘之暇,
費時6、7年,編著完成《中國抗日戰爭真相》一書,在沉寂的出版界,可謂為空谷足音;雖未
必能震聾啟聵,在紀念中華民國開國百年之際,意義實為深遠。王將軍與我同樣出身山東流亡
學生,民國38年來臺,平常以學弟相待。王將軍知我喜歡歷史,將書稿寄來,囑寫序,這是一
件吃重的事,但不得不從命。
《中國抗日戰爭真相》一書,論述的範圍至廣,主文從民國20年的「九一八事變」,中經
26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寫至34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日本投降和東京大審,並向上追溯中
日關係史到東漢光武帝封日本統治者為「漢倭奴國王」。書中除列述歷次重要戰役外,也論及
蘇聯和美國對中國的援助以及中共在抗日戰爭中的角色。書中頗重視統計數字,如八年抗戰,
中國國軍傷亡321萬人,軍民傷亡3,500萬人。書中也論及南京大屠殺,但謂不僅有南京大屠殺,
還有浙江、海南島、廣西、貴州等地大屠殺。
該書最大的特點還是編入大量的軍事地圖以及有關人物和場景的照片,嚴格來說,因為敘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