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臺北大學70周年校慶特刊
P. 25
而臺北大學極具特色的大門和圍牆,也表達對
在地文化的尊重。創校校長李建興透露,臺北大
學校門造型,無論結構、色彩都有三峽、鶯歌建
築的元素,校門上「國立臺北大學」六個大字由
明道大學國學研究所講座教授陳維德題字,民俗
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首屆校友、鶯歌傑作陶藝
公司董事長許元國的工廠燒製。
另外,圍牆上的圖案來自鶯歌崁花瓷磚,而人
文大樓、商學大樓和學生宿舍建築構圖上,也時
時可見飛鳶形色散處各角落,都能彰顯與三鶯在
地共融的用心。
建築之外,臺北大學在教學研究上也盡力「接
地氣」。特別在人文方面,2015年5月設立校級「海
山學研究中心」,專責地方文史資料徵集保存、
教育推廣與學術研究,以落實在地研究並回饋桑
梓,善盡海山地區重要高等學府的責任。
走入社區 實踐學術與服務
「海山學研究中心」成立以來,除了靜態研究
工作,也致力與各機構、地方團體與學校連結互
動,參與籌設包括三鶯走路節等各項推廣活動,
同時在圖書館六樓設立「海山學文物展覽館」,
透過早期開發與族群、傳統產業、城鄉風貌、古
蹟與歷史建築、藝文空間、文獻展示主題,重現
並傳誦城鄉發展記憶。
而近年來,在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USR) 的鼓勵下,由社會科學學院推動的系列大學
城節慶活動、各種服務行動,又以更活潑、主動
的態度拉近校園與社區民眾的距離。
在社科院長曾敏傑統籌規劃下,社科院結合校
內不同學科師生專長,並獲得外部社會團體支持,
光在 2018 年內就推出包括北大童話節、老大人音
樂節、魔幻音樂節、玩具節、管樂節、三鶯兒童
劇演出、聖誕點燈音樂會等多場動態活動,每次
都獲得許多社區大小朋友熱烈迴響。
此外,由教師結合教學,輔導學生從事說故事、
照護陪伴體驗等服務,或鼓勵學生實際進入社區
尋找社會研究主題…都促進師生在看似付出同
時,從社區居民回饋中獲得更多養分。
參與法律系與社工系聯合推動「老人保障講座
24 國立臺北大學七十周年校慶特刊│ 25
25
國立臺北大學七十周年校慶特刊│